2012/06/02

沉默的日子

我好想說些什麼,卻又說不出什麼像樣的話。

只好就這樣一直沉默。


2012/05/23

給妹妹

「姐,你這禮拜會去爺爺那邊嗎? 可不可以幫我拿信?」剛接完爺爺電話的妹妹問我。

你很久都沒去了對吧?! 如果我沒去,信沒拿到沒關係吧?」我不假思索的回答。

..... 之後的對白,在我的腦中是嗡嗡嗡嗡的帶過,我不知道妹妹心裡想什麼,至少我心中只剩下嗡嗡嗡 ....

不管之後用多少和緩的語句去縫補,在一開始用指責的方式說話,是我不假思索跳出口的對白。當話一說出口,我自己也嚇了一大跳,說真的,我並沒有「真的」想要指責什麼。但我知道自己的心裡,有轉過一圈固定的情緒反應。

你很久都沒去了對吧?!

這句話有些對公平的要求,有點成見,有點壓力,然後轉化成指責的言語,如此直接。

關上正在看的影片,我覺得我有責任去面對自己曾經說過的話。關小了電視的聲音,妹妹狐疑的看著我,正好他手裡的遊戲也死了。我其實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好,實在很少作這樣的事情,讓我顯得有點兒笨拙。

看著妹妹的眼睛我說:「剛剛我講的話,並不表示我真的指責你什麼。」

妹妹照例搖搖頭,說他其實沒放在心上。我說:「也許照慣例,你會覺得你真的不在意,但我知道那是個有些指責的話,也許你其實傷心了,但你不希望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我要讓你了解,我剛剛說的話其實是不對的。」

「那樣指責的話,並不表示你真的作錯了什麼。那是一個姐姐很糟的習慣,暫時還改不掉的習慣。我很努力的想要改正它,但還沒有這麼快。我希望你知道,你並不是真的做錯了什麼,也沒有什麼要被指責。不是你作的不好,世界上也沒有人可以完全作得好,包括我。如果有事情沒去也沒關係,我有去一定會幫你拿。」我說。然後捏了捏妹妹發呆的臉,進房間繼續看影片。

其實我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那是個好難傳達的感受。

我終於知道,在粗淺的意念上,是存在著「有意」與「無意」 的狀態。也就是你確實會發生說出口一件傷人的事情,但你確實不是有意的。但在深刻的意念上,其實並不存在「無意」這件事情,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的。

認清這件事情,並不會讓我變得殘忍。承認自己總是如此「有意」的作出許多傷人的事情,意外的並不會讓我變得對自己與旁人充滿憤恨。

我開始了解到,我的內在有一股力量,一種以往我無法控制的力量, 在控制著我。讓我在彈指間、即使仍放鬆的時刻,馬上就箭拔孥張的出口指責。也許我再靜一點、再慢一點,這樣的情況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減少。我可以讓它從「無意」變「有意」。

我所痛恨的,從小被那些大人所作的「指責式的教育」,是如此完整的傳承到我身上。也許產生的原因是不同的,但那指責的手法是如此類似。我開始了解到,他們是如何從他們的生長環境得到傳承,而且有多麼的「無意」。

重要的是,妹妹,我知道那有多痛。而我希望你知道,你不是真的有作錯什麼,那些說話的人也不是真的有意。希望你能原諒並且幸福。

                                                                                                                                   姐姐

2012/05/17

傑西的家 : 桃園大溪 三天兩夜靜心小旅

 
傑西的家 外觀

這從來都不是在計畫內的行程,但時間一到,大家總是自然就起了點出去走走的心情。成行,說快不快,說慢不慢,朋友們密集的收集著資料,而我,只負責附和就好。一直以來都很珍惜每次的出遊,你要說他是打禪,還是旅行,對我來說沒有太多的分別。很少有這樣的遊玩方式,是這麼安靜,留了空白,卻又不覺得寂寞。

去年在三芝,我們度過了很特別的兩天一夜,可惜民宿在路邊有點吵雜。這次,為了找到更大的更安靜的打坐地點, 實在是花費了不少工夫,我這個容易灰心者其實一直覺得是不可能找到的。

沒想到可以在大溪找到這麼棒的地點,傑西的家。不知道是否因為場地太棒,這次的活動延長成三天兩夜。但因為朋友們太會精算了,我覺得費用真的超省的,我們多的錢甚至還可以捐出去呢。


沒住過這麼大的,又有落地窗的房間,這次也算是大開眼界了! 本想說床單會很髒,我這人會過敏,沒想到竟然沒事兒~ 看來房間還是挺乾淨的。但我只要太亮就睡不著,終於知道有落地窗的房間還真是沒窗簾不成。



我這人最愛餐桌了~!最右邊的那個座位可以看到整個大客廳,是我最愛的寶座。坐在那邊發呆,不用接電話、不用趕通告、不用管進度表、不用應付白痴問題,啥事都不用管,只要跟自己在一起,讓我有種回到兒時單純的錯覺。白天太陽很大,風徐徐的吹,也不悶熱,晚上很快就涼了,也不用開電扇,這就是大自然調節溫度的力量吧。

客廳真的好大又寬敞,可以自由的滾來滾去。不過蟲子有點多,晚上關了燈才發現,原來有螢火蟲飛進來耶~! 後來這塊空地放滿了我們的蒲團,很難得我有機會打了好多支香啊~平日在家好偷懶,又不可能常常去打禪,這次的活動讓我有種有放鬆又有用功到的感覺。打坐時間一長,就可以看見自己方法用得好不好,當打得我有點無聊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方法用錯啦~



是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我們遇到了超級月亮。好圓好亮,關上燈,我們在月光下交換了三天的心得。很是浪漫。


這趟旅途中,我們是自己一次帶足三天的糧食,自己烹調。我特別感謝朋友們替我們張羅吃喝,常覺得能認識大家真好。哈~ 不是因為不用動手,而是大家都好體貼,很懂得為別人著想。當我從工作中抽離,更能感受到不自私是多麼可貴。再來,掌廚的朋友寫過食譜,自然味道跟營養都是沒話說的 ! 請看這兒



旅途中的一大意外,就是我們竟然散步就可以走到石門水庫。小時候常常笑別人拉鍊沒拉叫做:石門水庫沒關,這水庫應該算是很有名了~ 不過這是我第一次到石門水庫,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但也很高興我來這兒不是吃活魚三吃,有時當個很簡單的過客其實不錯。

另一大意外是,我們散步經過民宿花園,民宿的老闆熱情的招呼我們,還讓我們抱到剛出生的小雞。能夠大老遠的從台北過來,這麼恰巧的抱到這隻小雞,也算是有緣。我常會想,那那些父母、兄弟、情人、夫妻、朋友、同事... 會是要有多大的糾葛跟緣份才能相遇啊。這隻在雞道的小雞,希望他能早日解脫雞道有機會修行。

雖然不像2011年這麼多愁善感,但我喜歡2012年這不黏膩的感覺。簡單、清楚,或著說,清楚的知道自己還不夠、不足,還可以再更努力更精進的處理自己的課題。 看見自己心裡遺憾著跟2011年大家相處的感受不同,可惜著應該要更熱鬧更有收穫的念頭,知道自己是這麼的眷戀著。但往另一個角度想,本來就不該緊抓著每次出遊都該有個 "得到"。 放下這個 "得到",比起我真的得到什麼,還要重要得多。而我也從關係看見,大家比以前都進步了。

今年一直有種 "進行中" 的感覺,本來這個5/4的活動,早該寫了,但心裡頭卻沒法停駐下來。我很想去看看前面有些什麼,再前面可以有些什麼。雖然,那裡有著極大的恐懼,但我想,也該受了。受了該受的業,面對自己,就只能這樣子的斬釘截鐵的去做了。不然就算玩個101夜,有著再多的感想感觸,都只是鏡花雪月、空留遺憾。

有想要去傑西的家辦家族聚會嗎? 我覺得蠻適合的,不過不要問我電視機怎麼開=_=,他客廳那台50吋左右的大電視機,我們三天都沒開過。

分享:傑西的家 - 適合聚會的民宿 網站

2012/05/13

重回果貿二村七號

所有的人老得老、死得死,一切都變了。

但你的眼,究竟看到了什麼?

一夜又一夜,我不斷重回果貿二村七號。

我彷彿又聽見鍋鏟有力的攪動聲,小黃在叫,鄰居的小朋友被媽媽大聲叫回去吃飯。路燈點亮了,飛蛾在燈光下撲動著。 偶而有人跑進來買米酒、醬油,我大聲的問著價錢,當起了小掌櫃。通常桌上會有饅頭、蔥油餅、稀飯當作主餐的選擇,我印象中,不記得有挨餓過,煩惱的只是究竟要不要多吃一碗綠豆稀飯拌紅糖。

如果可以,我多麼希望時光就此停滯。但內心中,又十分的渴望逃離與長大。

總以為真正的痛苦在下一秒就可以消失,只要離開現在就好了,只要離開現在的痛苦就好了。我在心中不停的叨念著「也許逃離就好了」。

那為什麼,我有一個好大的不捨的空洞,總是填不滿,填不滿,填不滿。

那個煩惱的我,同時也是不捨的我。

終究,我還是得回到果貿二村七號。


2012/05/03

恨的發酵物

他說:若我這次退讓,他們之後就會對我予取予求。

我說:若你這次逃避,你下次還是得面對這個問題。

同樣一件事情,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前面的充滿了恨與自我保護,後者則是去面對。

我終於發現某些憂鬱症的患者,原來是被怨恨所填塞而成,並且找不到出口。

2012/05/01

停下腳步

當我開始放慢腳步後,漸漸感受不到工作除了賺錢之外的意義。

每天,在陽光之下進入辦公室,總是只能在霓虹燈的迎接下步出。心中總是感嘆著「又這樣活了一天,卻什麼都還沒作。」

同事熱切的跟我說著新的提案,我卻淡淡的回應,絲毫沒有熱度。雖然,我也提出我新穎的意見,但我是溫冷的。

我知道, 我沒有壞掉,只是我不想假裝感興趣,不想演出過份激情的戲碼。

有時候我疲倦的想逃離工作,為得是不想額外作出多餘的回應,但逃離的我,卻又蹲躺在電視機前虛耗折磨。

疲倦於追逐著一項又一項的專案,卻常看著現在眼前的客戶沒受到好的對待。多麼希望大家能調整一下步伐,好好的照顧一下目前的產品,而非只是追逐追逐追逐~ 彷彿最成功的商品都在後頭,現在的差不多就好?

看著辦公室沉悶的氣氛,誰說人的靈性已死? 其實大家都隱約的感受到一股低潮,但我們誰都不願意說破。好像一開口,憂鬱就會傾洩而出。

無法為任何事情負責,我們比自己想像的還要不足。但也因為跪下了,反而正巧足以接下擔子,比起那個自以為挺直腰桿的假象更有勇氣。

我以為的停下不是停下,我以為的向前不是向前。

在還沒有看清之前,我用盡所有的勇氣去迎接我的逃避。每一刻,當我按下鬧鐘開始,起身,每一天,都得投身面對。

現代的勞工,是可憐的,比起田埂上的農夫、山裡的獵人,我們少了好多。

少了很多 - 留白。


勞工節快樂~

2012/04/08

關於錢的感觸

有錢不一定會關心人,
關心人不一定要用錢;
有心,可以作到很多錢辦不到的事情,
有心,錢的價值就不同了;
錢可以做很多事,
但真正讓錢顯得萬能的,
卻是一份心。

常常在記帳、投資、計算 ...
但卻直到現在才慢慢發現,原來錢可以有其他意義。
甚至,當不緊緊抓著的時候,
才真的知道我是在用錢,不是被錢用著。

雖然我還是挺愛錢的,但突然有個小小的感觸。

2012/03/31

香港‧志蓮淨苑

會興起要去志蓮淨苑的念頭,主要是因為聽聞過常霖法師的故事。當他還是在家人時,那邊有位接引過他的法師,發了願心,要蓋一座唐式建築。這樣的大願據說讓中國航太專家都來協助,也讓加拿大政府破例賣了木材給這個專案。於是趁著出差的空檔,刻意的繞過去參訪。

一切都從機場巴士開始。同事很熱心的查了路線圖,我們可搭E22,E22A的巴士去鑽石山站,志蓮淨苑就在一個商場的旁邊,車票大概18-24元港幣不等。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機場寄放行李,再從機場拉出去香港,果然出差有人一起去,還是比較有遊玩的動力。

不知道是不是從台灣帶了太陽餅當伴手禮的關係,一下飛機天氣好得不得了。這幾天出差都是如此溫暖的天氣,我行李箱裡的羽毛衣跟毛背心真是發愁。

這邊是南蓮園池的入口,會先來這邊,實在是因為我們餓壞了,而這邊有一個很棒的素食餐廳。一進門就可以看見有許多園林風景,並且飄散著絲竹之樂,雖然我更喜歡安靜點沒有音樂的環境,不過後來想想,似乎杭州也是如此,好像是這類景區的慣例。

園區內有著像金閣寺一樣的殿宇,天氣好,風景就顯得美。

一入園區就有人好心的提醒我們,要早點先來佔位置,因為吃飯時間總是客滿。志蓮素齋的看板隱藏了一個秘密,我不想說破,但偷偷得高興了一下。

餐廳中持續提供好喝的普洱茶,餐具很乾淨,店員的態度也非常好。後來跟同事在這邊停留了很久,聊了不少天。

這道柚香粉皮,加上了柚醋跟芥末籽,是十分消暑的涼拌菜。

海苔捲,不用說,是一道好吃的招牌菜。

來香港怎麼可以不吃廣式炒麵呢? 這道炒麵很道地。

來香港怎麼可以不吃粥呢? 這道粥,不知道是用了什麼菇熬的? 連店員也說不清楚,畢竟譯名有差。香氣四溢的好粥,味道十分吸引人,被我們譽為第一名。若說偷香是犯戒的,我在吃的時候一直有一種犯戒的深刻感受。誰說吃素不犯戒呢?

這個豆沙壽桃,粉嫩的像個屁股,同事的最愛。

後來吃不完的東西請店員打包,他們這邊不叫做外帶,全稱作打包。打包的餐盒是可以直接微波的,非常高級。圖上面的蘿蔔絲餃因為不太好吃=_=所以完全不想介紹。

吃飽喝足終於安心上路。到了志蓮淨苑,心情有點High~

這是張全景圖,請點開看,整體的建築仿唐式,有前中後三進。一進去,在香港這彈丸之地算腹地寬廣的。

拜佛的人很少,大家幾乎都是來觀光的居多。門上的獅頭環很別緻。


這個景,會讓我聯想起站在宮牆上遙望若曦馬車的四阿哥。這朵蓮花雕的很漂亮。

蓮花滴水,中間有蓮子,看得出來嗎?

精緻的香爐,但這邊的佛寺也不時興燒香,不似黃大仙廟的香火鼎盛 (鑽石山的上一站就是黃大仙廟)。不過裡面還是有香火的。

這是他們的徽,主代表是朵蓮花。

志蓮淨苑是挺有人文關懷的,這是他們辦的安老院,跟寺院融為一體,很乾淨。

 
本來跟同事還想去香港逛,不過我們其實沒什麼購物慾望,也累了。就停在這邊聊天歇息。 

回程的公車,我們找了好久。迷途中遭遇到這個牌子,讓我有種好懷念的感覺,這應該是我最直接的香港印象吧。

# # #

當一個願望被滿足後,我常會有種「喔,原來就只是這樣嗎?」的感覺。當花了半天的時間,吃了自己想吃的餐廳、想看的廟宇,其實心裡偶有一種空虛。不管參訪的地點多漂亮、多稀有,真正豐富值得回味再三的,卻是修行路途上心靈中最直接的體會與感受。那些外在的風景,就像是便利店的點數收集,也許會換到一個很大的玩偶或是獎品,得到後卻只會塵封在某個角落,並沒有太多意義。

台灣是個值得被珍惜的佛法聖地,我們有很好的禪修環境、豐富的禪修書籍、也可以找到許多吃素的方便處。在這旅途上,只聞過一聲難得的阿彌陀佛,不知為何倍感親切與感動。

若不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聖地就變成勝地。 若不懂得珍惜,這一生,不過是個觀光客罷了。

希望我能把握,並懂得珍惜。


2012/03/08

掏錢出來的那一刻

出了捷運站,迎面而來有個師父在念佛號,手中按著計數器,心底研判他是個努力的修行者,我開了錢包,投進了100塊,合掌跟他恭敬說了聲阿彌陀佛。

兩步遠的斜前方有另一個師父,天色暗、他穿著深咖啡色的外掛,我又沒戴眼鏡,實在看不清楚他在幹嘛。看見自己又出現想要判斷他的修為、再決定我的行動的念頭,覺得有點慚愧。總是這樣子編派人的好壞高低的我,低著頭,匆匆的過了馬路。

到了路口,一個小販兜售著玉蘭花,沒什麼人理他。原本決計是不買的,但當他來問我,心頭又覺得他是不是需要錢? 那一絲絲廉價的同情心,讓我開了口問他多少錢。他說「50塊」,這瞬間對我形成了交易,習慣又問了「能不能便宜點」,倒也不是真心的想殺價,但還是深深覺得四朵花要50塊真的太貴了,然後他又不是窮苦老人的形象。隨後錢還是掏了出來,呆呆的拎了一串花準備回家去。

果然錢還是要掏的,掏了錢,才看得見自己的心念。

# # #

把錢看得很重,小氣的不願意佈施"錯"人。佈施重點是什麼? 佛陀從來也沒強調要佈施"對"人吧。從來也沒見過有任何一條經典說:佈施對的大師得永生,並入極樂世界。佈施永遠都是在挑戰自己的心念,看見自己的悭貪與分別。當然不是說亂灑錢好,那只是瞎大方假氣派。但每一次多看見自己的分別心,就會多思考一些,更尤其對錢的重視是如此凌駕在對僧人的尊重上。

# # #

當一個小販賣起了玉蘭花跟口香糖,在社會上似乎象徵了某種意義,跟賣5雙100的襪子的小販是完全不同的。雖然,正正當當擺地攤的小販也許賺得還更少些,罰單也被開得多,而且可能過得更辛苦。

一開始,當一條口香糖還是10塊、20塊時,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是個合理的交易 / 善行,也因為合理,心中不會有起伏,所以衝突不大。基本上完全都被視為自己在作一件好事。但當口香糖邁入30塊、50塊,玉蘭花也從20塊漲到50塊時,我總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一種善心被利用的感受,一種被強迫的感覺,開始有一種交易 / 貪心的味道出現。

我相信有好多人很難找到一份正常的工作,也相信在寒冷的雨天走在路上拋頭露面的辛苦。 其實,很多買的人,根本不需要口香糖或是玉蘭花。但大家願意掏錢出來,都是因為想要幫幫人。也聽說過一些小販,賣得很公道的價格,因為他們知道那是一份善心,而他們不多取。

不多取、知足的心念。才能跟助人為善的感受相呼應吧。不過寫到這邊,竟然有些生氣,各位看倌你看看,我這人真是有夠小氣耶~

我愛殺價的壞毛病,有時候得要改一改。我是個不愛吃虧的人,但仔細想想,很多營生的人,販賣一個正常的物品,賺取生活利潤,是很辛苦的。他們不選擇裝可憐,而是努力的工作來對生活負責。只要是賺取合理的利潤與報酬,作著對得起大地的事業,我想都是值得鼓勵的。

# # #

每一個掏錢出來的動作,都可以看見自己。

花,買了也好,可以供佛。

而我這一身最值錢的,其實也不過就是那句 - 阿彌陀佛。


2012/02/19

It just painting

 朋友吃驚的表情應該像這樣吧? 這個小朋友正被業風追著跑。by 店老闆

在這10年間認識我的朋友,應該會很難想像我從小就是個「標榜自己」很愛運動、而且立志要當漫畫家的人。當漫畫家的夢想一直到出社會3年後,我才發現一切都是虛幻不實,其實我心目中只想要賺大錢、並且取得社會地位。而愛運動這件事,一直等到開始出社會認識其他男性後,我才發現會運動的健康女性並不討喜,除非你運動卻又很fashion。我也漸漸發現,我只是喜歡那個在場上受人矚目的感覺,畢竟我腦子使得不太好,恰巧肌肉有些發達。


偶然間連到這個blog的色鉛筆作品,覺得很喜歡。然後想起了自己放下畫筆的這件事情。

我有著一打一打的色鉛筆、粉彩筆,甚至還去紐約搬了一本皮製的繪本回來。但裡面的塗鴉,卻寫滿了我心中的混亂。於是從2004年開始,我幾乎絕口不提畫畫這檔子事。

這本去紐約充滿人文氣息的街上搬回來的素描本,
讓我以為自己擁有了就是個成功的畫家!
這就是消費的迷人之處,你以為32美元就能 be somebody。

一時興起,我問自己「你為什麼不畫了?」之前朋友也問過我這個問題,而我一直沒有答案。 想要解答最好的方式,就是提起畫筆 ! 畫個幾筆吧!

首先,我發現我腦袋是空的,我很希望能夠有個嚇死人的構圖出現。勉強想個構圖後,在塗色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一直想放棄。「到底要用什麼顏色?」「我到底在畫什麼?」「我覺得我畫得好差。」「我真的比不上別人,我想放棄了。」「塗色好累,你看我塗得好差。」

整個繪畫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做自我否定 !!

我不享受這個過程,我定義自己是個「擅長繪畫」的人,於是我無法接受我筆下的真實結果。事實上,我根本沒受過什麼科班出身的教學、也並非特別努力、我有天分但不是極高、只是愛看漫畫愛作夢、小時候喜歡用圖像表達一個充滿故事的世界,參加過比賽被讚美過幾次,我就給自己一個好高好高的檯子,然後爬了上去。

誰說畫畫一定要畫得好才能畫? 我心裡的期望、心裡塑造的高塔,完全隔絕了我的創作的可能性。

小時候的我藉由繪畫來逃避與作夢,讓我在這裡找到平靜與讚美。但當成年的我給自己加上許許多多的條件後,平靜被混亂給取代,被讚美的企盼也從來沒有達到過。於是繪畫反而像是惡夢,一個我給自己作的惡夢,甚至像是一則醜聞。

應該讓這個夢結束了。我不需要去定義我是什麼。不需要賦予繪畫任何意義。

It just  painting.



2012/01/28

又一篇吃素的翻攪

關於吃素的問題,他不僅僅只是吃素,而是衝擊到我某些舊的習慣,以致於我腦袋常常為此打結。

我也不想用吃素作為分割我自己好壞的要素,但我的腦袋受到強大的制約。某種程度上,我仍在作一種從眾的行為,因為我有另一群朋友在吃素。而且我確實會因為自己無法吃素而責備自己,因為這某種程度上證明了我無法減少我的慾望。我總覺得我「應該要」控制我自己,因為我該當是「自己的主人」。吃素成了一種修行上的自我挑戰,我根本很少仔細去思考,以至於我常常壓抑或是不持久。我常會為了自己無法成為別人口中的「當我決定吃素我就可以吃素了」、「我現在看到肉一點胃口都沒有」這樣的人而難過,覺得自己真是沒善根。

吃素若撇去宗教意涵,有點像是:比較喜歡吃菜、比較不喜歡吃肉。就像有朋友不喜歡羊騷味一樣。而我目前仍比較喜歡吃肉,為了健康想開始喜歡吃菜多一些。

我常常忘了,我可以有選擇。


就在寫完上一篇文章的時候,意外的看到朋友在G+分享的文章:

麥當勞漢堡王 終於宣佈停用劣質牛肉渣做漢堡

看了奧立佛所作的宣導,讓人深深覺得他的意念是有力量的,他非常努力的希望大家吃得健康。我們雖然不吸毒,但卻常常在毒害自己,而且這些毒品公司大辣辣的在電視上作廣告。我們了解自己的生活不多,只想傻傻的過下去,懂得越少就麻煩越少。這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

這也讓我想起朋友說的:你可以吃肉,但可以請你選擇比較健康新鮮的肉嗎?

我常常忘了,我可以有選擇。

明明是可以選擇的、自由的,但為何我總是放棄我的決定權?




寫到這邊我還是覺得我有種「不甘心要吃素」的感覺隱含在裡面。現在的我簡直是個怪咖,要我吃素我也生氣,要我不要吃素我也生氣。 生氣的原因應該是討厭面對、改變與承擔,我還是不甘心改變我自己。但我在翻攪,請不要介意我的翻攪文。

# # #
我很討厭人類自以為是的想法: 其他的動物本該就當作我們的食物。但我們不吃貓跟狗,因為他們比較可愛,是我們的好夥伴。(是這樣嗎?)

吃素的一種逃避

「吃素是在逃避。」某個朋友直接的評論著吃素的議題。我訝異著,我還沒想過吃素是逃避。

「你就算吃素,這些動物還是不停每天被殺害,一樣有很多人吃牠們。你就算不吃,一點幫助都沒有! 就少吃就好了! 不用想著什麼吃素。吃素對身體才不好,都是一些加工的食品,吃多了對身體負擔才大! 而且又不會瘦! 」

其實朋友的這些想法,我不是沒有起過同樣的念頭,不過我總是懶得動腦筋,常放掉很多思考的機會。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不得不好好想想這個問題。

# # #

其實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不管怎麼作,他都會發生的。稍微舉幾個例子,例如:

我不吃海豚肉,但海豚還是會被大量殺害。
我不吃魚翅、也不宴請魚翅,但鯊魚仍被大量殺害。
我投票參與政治,但台灣的政治還是一團糟。
我從來不買毛皮,但可憐的牛隻與一些動物仍犧牲生命的為了妝點一種美麗。
我做好垃圾分類,儘量不去汙染環境或作多餘的浪費,但地球仍在逐漸暖化。

一個人的力量,看起來非常非常的微薄,什麼也改變不了。不去作一件事情,似乎只是為了避免成為共犯。就像是,看見路邊有一個人被欺負,我不作任何事情,只是路過。我不是共犯,我也不欺負人,但我什麼都沒作。

表面上看起來,我‧真‧的‧什‧麼‧都‧沒‧作。

但這是不可能的。

在經過路邊時,除非你是完全的腦死,不然你一定會有各式各樣「念頭」。「我要報警嗎?」、「這個人好可憐。」、「這個人好可惡 !」、「這不關我的事~」、「好可怕啊~」...種種的想法。

而這些想法,完全的代表了你。 而你接下來的作法則是你的決定。

也許當時的決定,你是選擇走開逃避。但念頭,會產生影響。這會影響到你的生活圈中,你所帶給大家的言論與感受。你的孩子、周圍的朋友,也會因此感受到影響。例如:如果你媽媽從小跟你叨念,作人千萬不要多管閒事,管閒事是錯的。這當然也會影響到你的為人處事,進而影響你的小生活圈,再擴展到大生活圈。大家應該都碎念罵過捷運上沒教養的小孩子,如果今天這些沒教養的行為,有超過60%的人覺得是正常的,請問"有教養"是否就成了異類?

我相信,意念的傷害是存在的。 不需要當下的行為作展示,但總有一天會形成具體的行為顯現。

好了,拉回來正題。

所以每一次的吃素,我知道我是在作一次「減少吃肉」的行為。反過來講,其實是具有積極的味道。不是消極的吃素,而是積極的減少吃肉。(這可能比我對政治上所作的行動還要積極多了。)

對我而言,真正的逃避應該是:即使知道目前的大部分便宜肉品,都充斥著可怕的賀爾蒙與化學藥物;也清楚的相信輪迴、知道每塊肉都是真實生命消逝所換來的。但我的身心充滿著吃肉的習慣與欲望,讓我每次吃肉時都在忽略這個事實。我知道我在從眾,跟隨著大部份的主流價值,一次又一次蒙混過關。

這才是我的逃避。

是不是會減少動物的被殺害? 其實,那不是我可以去控制的。這世界有太多我改變不了的事情,但我不能因此選擇不改變自己。況且,若意念的力量是值得相信,也許,今天少吃了一個雞腿,朋友也跟著我少吃兩三隻雞腿,今天可以少死一隻雞。當然,這隻雞終究會死在某個人的肚子裡,我並沒有成功的作出任何拯救的行動。

但我們的意念會留下。

我們希望這個世界的動物可以少點傷害的意念會留下。

我身心還是有吃肉的慾望,但並不能阻止我成長一份對生命愛惜的決定。

也許我會死,我的財產會流失、青春會消逝,但我的意念卻可以留下。

每一刻的決定,都是一個意念的展示。

我相信這個觀點,但我迄今常常失敗、自責,且不斷逃避。

不過好消息是,我還沒有放棄。

# # #

我要謝謝我的朋友們,常常出考題給我。當下的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回答他。而他們唸歸唸,還是會陪我去吃吃素,看我吃肉也不太嘲笑我。

至於吃素健不健康的問題,倒是因人而異。我常吃泡麵,不管吃素的還是葷的都不健康到了極點。吃素唯一可惜的是,能選擇的店不多,店家有的很偷懶,常準備一些劣等的素料,所以才會讓大多數人感覺到不健康。

寫這篇的同時,我真的挺想吃雞排的。不過我感覺還可以忍忍~ 也許幾天後,我會去點一份小份的鹹酥雞,誰知道呢?

2012/01/17

能量對決戰

負面能量真是一種神奇的東西,他完全無色無味,也沒有形象。不管我多麼的努力,還是不免被拉著走,受些影響。

當身邊的同事以批評的口氣般弄著是非、嘲笑著別人的外表,那磁場與氛圍,真令人不想待下去。這跟平日我們開開玩笑講講八卦不同,那樣的嘲弄,是明顯含著惡意的。我不懂,這樣真的會獲得什麼勝利? 或是真的可以讓心情比較爽快嗎? 再看到有人因為這樣子迎合,而且說說小謊,讓我更是覺得沉重了起來。

也有些廠商,不停的打電話來騷擾。付了廣告費後,就不停的要求我們配合演出。講了電話後,雖然我安撫了這次,但我知道還會有下次再下次...。從電話的內容裡,我覺得這個廠商有點病。突然想起了不知到哪篇商業報導說,許多的主管其實都是精神病患者。我壓根的相信了,因為我身邊有太多病了不知道自己病了的人。如果我給這個廠商任何的優惠,絕對是因為他完全的不可理喻,也許這是他的目的,但他真的病了,而且病的不輕。

慶幸著自己被佛法好好的呵護著,那真的是一種被呵護的感覺。不需要任何人給予你多餘的東西,你自己可以產生一種幸福,而且你願意、也可以散發出去讓身邊的人一起同樂~ 它並不強大或明顯,但卻足以讓我保持一天的好心情,嘴角流露出一股微笑。

不過,當我開始輕敵,甚至感覺到自負時,所有的一切又開始反噬我。

有股深深的疲倦開始襲來,煩惱就像是老早就Stand by的排隊在後面等我,一個都不少。

能量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只要我開始定義。當我開始定義起「負面」與「正面」,定義自己是屬於正義的「正面」的一方時。扭曲就開始進行,困擾與煩惱就會陸續接踵的出現。

那念頭細微到我簡直是難以察覺 ,直到形成具象的煩惱時,我才驚覺自己早已陷落其中。

於是,托了大家的福,今天的我仍然是「牛仔很忙」- 有許多感想可以反省。

越困難,越是修行的道場。

不過,我常常替造業的人感到難過,那樣的口業,其實是在玩火,很容易就會自焚的。我不用會算命,都可以預想那樣的結果跟下場... 真的不會太好... 



2012/01/08

祖師禪林 - 2012歲末聯誼感恩音樂會


果如法師師承聖嚴師父、師公為東初老人,當年是為了奉養仍在家的母親,於是離開了法鼓山,出來建了一個小道場,叫做玉佛寺,一開始只是鐵皮屋搭蓋的房舍。我對於果如法師的玉佛寺歷史了解的不夠多,在這浩瀚的漢傳佛教歷史下我只不過是個黃口小兒。後來據常真法師說:在法鼓山輕食區的一杯咖啡的因緣為始,再歷經了許多善因緣的護持下,終於在北投成立了新道場,命名為祖師禪林

在2012年1月7日的下午,祖師禪林道場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慶祝音樂會。「這是個大喜事」朋友如此說著。我也點頭讚許。

能夠為漢傳佛教禪法的傳播上多一個道場,不僅為信仰,更是為修行。果如法師如此期許著。果如法師覺得,目前世界上的修行者,極少會想到漢地來取法,漢傳佛教仍被大家定義為民間信仰。「關於這一點我們該覺得慚愧。」果如法師語重心長的說。

祖師禪林道場不只為了信仰,更為了用功修行的人而設。如果沒有人,這個建築物就失去了意義,我們歡迎所有的人來打禪、來掛單,只要你想來掛單,隨時歡迎。」法師如此說著,讓我回憶起當年禪法大盛時期,書上所描繪的沿路掛單的流浪僧的情節。

去年三月有幸參加果如法師帶的話頭十,當時法師身患重疾,帶完話頭的隔天一早就準備進手術室。那場話頭所教授的大慧宗杲禪師的生平與語錄,栩栩如生,法師就像是想用盡一生的力氣留下一些東西給所有的學生弟子們,當時心中的感傷猶然。但現在看見果如法師還能為了我們這些迷惘的學生健健康康的傳法,心裡真是開心。只要因緣還在,這個故事就可以繼續下去。

後來常真法師主持時說,能有一個道場讓我們不用揹著佛陀去流浪,感覺很幸福。 我想,對於出家與在家眾而言都是,能夠有個師父可以釋疑、指引方向,時時提醒我們無明苦楚的環伺,讓我們時時警醒,是一個天大的幸福。

法師們不時的感激眾人護持,尤其果如法師還提到法鼓山果東方丈的關懷,不僅僅是提供了硬體佛像擺飾,還捐贈了建設基金。這段時間曾陸續聽聞一些果東方丈的小故事,要接掌聖嚴師父一手創建的法鼓山是十分不易的,但方丈謙虛勤懇努力且嚴守戒律,我感覺他非常的認真,對他也越發的感到敬佩。

面對法師們的感激,我只能說,謝謝你們讓我有機會付出,這一路從佛法上得到的實在太多。阿彌陀佛。

 正在準備音樂會的祖師禪林外觀,搭起了棚子。此時排演的歌聲、琴音不時的流洩而出。

周圍都種滿了各色茶花。

這是爺奶合唱團~ 大家都戲稱我因為髮型可以參加!

這是令我驚豔的話頭班Whatsband!歌詞與歌曲十分的感人,目前這首是觀世音菩薩 [讚]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小提琴有拉了一首我很愛的練習曲,無奈我還是不清楚正式的曲目。

這是攝影出名的常霖法師,在活動進行中,對於影像有著一股靜謐的堅持。
我是側拍他的狗仔... 他五月份有開攝影禪

另外我要幫朋友打書,當天拿到的結緣品是《在印度,遇見佛陀》這本書,文字是由我的好友王舒俞細心整理,攝影皆為常霖法師的作品,內容有著常霖法師的出家歷程、果如法師的開示、穿插著印度旅遊的故事,整個書本的質感非常好。

特別附上祖師禪林的聯絡方式與位置,歡迎大家多多參訪

聯絡方式

交通資訊:

請搭乘捷運(淡水線)到北投站,跟著轉乘「小六」公車(約25分鐘一班)或計程車(車程約10分鐘)到復興三路198號,入口會見到祖師禪林標誌。

禪林地址:台灣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198號
聯絡電話:(02)2891 5205(祖師禪林),(02)2222 7290(中和玉佛寺),電子郵件:inquiry.ccc@gmail.com


2012/01/03

我的遊戲

玩著自己的沙堆,希望別的小朋友加入。所有的想法、注目,都在這個沙堆上。

以為,這整個宇宙只有這個沙堆才是重要的。

看不見別人在玩的遊戲,只想著怎麼讓別人加入我的遊戲。

正在作一件這樣的事情。


2005-2014©果貿二村七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