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31

節流 就是理財的開始

一黑二黃三花四白,狗肉都是這麼吃。人蔘貂皮烏拉草,東北都是這麼賺。我現在是一窮二白,愛出國都是這樣活該。

自己愛玩,之前去紐約2個月,採購了兩大箱的東西回來,以為自己對慾望的控制應該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因為已經買到吐奶,照理講應該不會再買啦~)沒想到,月前,去了日本一趟,實在不敵日人龜毛設計精美包裝的誘惑,又敗。

敗的說多不多(當然,說少也不少),秉持著有刷有還,利息不來,我開始了節流的修羅之旅。禮拜天買半條吐司,星期一一早,自己在家製作簡易三文治,或塗起司奶油或塗草莓果醬,夾帶至公司,泡平均一元不到的日東紅茶包(新進貨)做搭配。中午吃公司附近的自助餐,青菜白飯一點肉,平均一份40-60元。晚餐,除非有跟朋友聚餐,不然就去家裡附近買個好吃又大碗的乾麵or便當,25-50元打死。嘿~這樣子,一天花了不起一百塊,持續數週之後,覺得簡單的生活還真是不賴,人的欲望其實很簡單,不過這個準則絕對會在我出國時不斷破功,往下看那些美食,要不吃還真難。

註:我超愛出國買茶,這次去日本添購了一些補充品。比較特別的是初次嘗試的日東紅茶100包裝,300多日圓,平均一包不到一元台幣,比我之前買的twinings實在便宜太多。他的茶色深,口味淳厚,蠻適合重口味的人,做成奶茶也不賴。

2005/10/26

試論普普藝術之歷史背景與發生


Andy Warhol的brillo box常被藝評家所提出

關於普普藝術的發生,亞瑟‧丹托的藝術終結說法,固然有其藝術史上的特殊意義,且藝評者多賦予普普在哲學上的深意。不過,我這邊必須要提出比較平實,以社會與歷史觀察角度的說法。

且讓我們歷史想像還原一下1960年代紐約的時代背景。

經歷一、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歐陸的藝術家都跑到了紐約。戰後,在冷戰時期,由於麥卡錫主義(註1.)等等的刺激,美國國內瀰漫著一股恐共的氣氛,也因為對外的反共而形成國內的愛國意識高漲。藝術家不比達達主義時期,若想碰觸政治相關議題,是十分敏感。

19世紀中葉發明的電視機,也在二次戰後大為流行。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註2.)也在20世紀開始成為暢銷飲品,逐漸開始玩起廣告戰。Tide汰漬洗衣粉1946年上市,是世界第一個合成洗衣粉。漫畫在19世紀末開始見於美國報紙,也在1938年超人漫畫時期,進入了黃金時代。

寫實主義與抽象表現主義的對抗,讓部分藝術家感到厭惡,空有一身功夫與創作慾望的藝術家開始想要尋找藝術出路,以及賺取能滿足生活所需的費用。面對蓬勃發展的經濟行為以及無法碰觸的政治諷刺議題,一方面注意起漫畫、廣告、設計等創作方式,也甚至跳下去做相關設計。

至於之前的攝影,也影響了藝術家的營生方式,藝術家一方面少了畫作人像畫以及宗教議題(基督教不用畫壁畫)的收入,一方面也發現新的創作方式也慢慢許可進入藝術裡。不過,抽象表現主義不能說沒有功勞,因為抽象表現主義,讓一些”不會畫圖的人”也成了大鳴大放的藝術家,更讓普普的藝術家得到自信。

當藝術家大膽的把目光焦點放在通俗藝術並視其為真正的藝術時,我想一開始也沒人想到,他們造成了新風潮,也促成藝術終結論,讓藝術真正擁有藝術的本質。

註1.
1924-1972年,胡佛擔任調查局長,幾乎人人自危,麥卡錫主義也是其中一個推手。

註2.
可口可樂(1886年發明,1923-1949年為其黃金時期)
百事可樂(1890年發明,初期為黑人與加拿大法語系者的飲料,被揶揄為貧民的飲料,1940年大作廣告,開始想要改變形象。)

2005/10/20

愛麗絲可怕仙境

我一直不是很喜歡愛麗絲夢遊仙境,它一直不是個討我喜歡的故事。今天上課,老師稍稍提到這個作者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才曉得這位數學家兼攝影師的傢伙,曾被一些攝影分析及心理學家判定為戀童癖。愛麗絲是他朋友的女兒,聽說他在那個小女孩12歲的時候,就跟他求婚,但被女孩的父親拒絕,此後他不斷求婚被拒,之後終身未娶。

這邊有作者生平的介紹。


年輕的時候還蠻人模人樣,有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味道。


作者應該是個才子,因為圖也是他畫的。


他的攝影作品全部都是年幼的小女孩,這張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愛麗絲。聽說,他在80幾歲的時候得到了終身成就獎(哪裡的終身成就獎啊?真好奇),真是有點啼笑皆非。


老了還是鶴顏童髮的。基本上知道了這些事情,心裡不免覺得他很變態。雖然他在數學、攝影、兒童文學創作、圖畫留下了不少作品,不過很抱歉..我有點無法接受。有興趣的人可以用google查他的英文名,資料不少。

2005/10/16

秋之日本:民以食為天(下)



登高望遠,拜佛兼喝茶。在竹搭平台上,望著山下人家,輕啜一口玉露,搭配小小砂糖般口感的細緻糖點,有著古早口味。這是在鐮倉的清朗早晨。350日圓可圓夢。


正是吃銀杏的好季節,鬆軟中帶點微苦,Q香的口感,現炒的餘熱猶在,我的舌尖得到滿足。500日圓擁有100分的幸福。


到處都有的現烤仙貝,是所有景點都會出現的名物。這是150日圓的原味海苔口味,微微的醬油香氣引出海苔的香脆,每次去日本必吃。


自由之丘新開的甜點博物館,裡面排排站了會讓人好心情的一堆甜食。特地挑了一個抹茶奶油栗子與巧克力蛋糕。看似簡單,入口都有驚喜!! 抹茶的Q皮讓甜點成了個大包子,一咬就是滿嘴的好味道~不甜不膩!!讓人想一吃再吃!! 巧克力蛋糕常有,不過日本人特會把各種不同口感的巧克力融合在一起,有微苦的、有微甜的、有些地方鬆軟、有些作成了奶油,一口下去會有各種不同的巧克力滋味!


今天是吃朋友自已作的家常菜,我最愛麻婆豆腐,在這裡想吃中華料理可是不便宜喔。在日本,中華料理可是比法國料理還要高級的東西。


哈密瓜哈密瓜哈密瓜!!!! 我總是吵著要吃哈密瓜。一顆750日圓,綿密的果肉,鮮甜的香氣,好好吃喔~~吃到快掉眼淚~~爲什麼台灣吃不到呢?!


霧笛樓的巧克力蛋糕,上面有一層沙沙口感的巧克力顆粒,下面的蛋糕,純得就像是一整塊巧克力塊,有著類似布朗尼的口感,是個不便宜的小名物,210日圓,橫濱只有少數地方有賣。


意外吃到日本的自助餐,這家專門賣日本家常菜的小店,外表不起眼,閣樓上卻放滿了一些懷舊的老古董,那天中午我們邊吃便當,邊殺了不少記憶體,看似簡單的菜色,滋味不俗,每樣食材新鮮有餘,吃完又有力氣上路了!!

附記:日本是個A型社會,注意細節的個性讓他們在許多包裝及服務上,有著難以否定的品質,尤其他們的飲食服務,讓許多食客得到充分的滿足感。雖然我不適應那種龜毛的社會,不過對於愛吃的我來講,吃的內容真的沒話說。

秋之日本:民以食為天(上)

去日本叨擾我的鵝朋友與他男友二人,不但體會到日本的居家生活,更吃到很多秘辛小吃。我這人對於"名物" "總本舖" "季節限定" "當季"之類的字眼十分沒有抵抗力!!基本上,只要有這些關鍵字,我的錢絕對騙得到手。寫一些我吃到的美食,並非全部,有些沒有照片,我就不打算寫啦~~

因為目前正值日本的秋季,聽說今年是日本十年來最豐饒的一年,所以很多當季蔬果也就特別香甜。


這家躲在橫濱「白樂」(日本連續劇爸氣十足的小街)的洋食小店,價格便宜(750日圓)料好實在(澳洲牛跟日本牛肉的味道完全不同,所有食材的味道清清楚楚)就連番茄也是香甜可口。餐後紅茶50日圓,用高級茶葉滿足所有食客的味覺。


個性小店的乾燒咖哩,隱身在澀谷的地下室,900日圓,吃到兩種咖哩融合的好滋味!!桌上配的醃漬小黃瓜,一個人可以吃掉大半罐。


上野,有著東京廚房的美譽,這邊不管吃的用的全都便宜到不行,巷子裡行家才知道的壽司店,不但便宜,而且份量十足又新鮮!這份穴子魚吃得我感動不已,現烤的炭香、肥美的鰻魚、鮮甜的醬汁,入口我人就昏了。吃壽司不用去築地喔~


沒人知道同遊的最佳人數是多少,但耍白痴絕對是人多能壯膽!在六本木看夜景,別人是優雅的OL,我們是悠閒吃著多汁的水梨,當季的,讚!!



宵夜非拉麵莫屬,這碗奔至偏僻巷弄行家方知的焦味拉麵,有股獨特的焦味,湯頭黝黑,入口卻不膩嘴,滋味難以形容,實在是以前沒吃過。

哇..寫一寫 我又餓了...補遺,待續。

2005/10/05

關於第六感與分心二三事


用第六感去google搜尋圖片,竟然會找到蘇芮老專輯的封面,蠻有趣。


最近大和拜金女又重播,劇中女主角對於金錢有異常的偏執,但是那份偏執還是敵不上真愛。其實這算是蠻好的結局,要在有生之年洞悉自己,承認並進一步改變,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每個人在面對愛情都有某種程度的執著,例如:身高、外貌、健康、年齡、金錢、地位、學養甚至口音(?哈哈),這些因素影響了我們的感覺,讓我們決定愛與不愛。但有時,你明明已經決定愛,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又有哪裡不太對勁,無法被分析,無法被拆解,簡直像個寫錯判斷的迴圈,像個無解的錯誤,於是愛成了折磨與痛苦。

如果我把這一切歸類成緣,是不是有人會怪我?感覺消極又無法捉摸,實在是個換湯不換藥的老調,了無新意。可是我真的這麼覺得,那是個無以名狀的感覺,我無法用任何方式歸類,可能是吃飯時的某個舉動,可能是講話時某個習慣,就讓你這麼厭惡或這麼的愛。第六感跟噴嚏一樣是個有趣的防衛機制,讓你在發生危險前就知道某些東西不太妙。要能好好的安撫你的第六感,我想除了緣分,可能無法歸類出任何的可能性,只有不精確能去定義不精確。

但其實,我們又必須開始學會不去定義某些事情,就像不去定義成功是什麼?當你一下定義的那剎那就注定答案的不切題與錯誤。所以,也或許可以推翻我的定義,僅只要去感受我的定義就好。

有些朋友遇到了感情挫折,但是我常覺得那樣的安慰,不及我想訴說的百分之一,而我又是那麼急於說出我感知的東西,多麼想讓他們知道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重心!但這樣的情溢乎詞,讓我選擇迂迴與不直接的避開安慰這件事,我寧願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就讓想哭訴的哭訴、想灑脫的灑脫。或許分心、迴避僅作聆聽這樣的心情,也可算是一種體貼跟溫柔吧。Who knows?
2005-2014©果貿二村七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