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9

我與爺爺的下午

四號公園有一堆狗兒在被遛。

我:啊~哈哈~好可愛喔~爺爺~你看他腿好短喔~

爺:嗯~哈哈。

我:哇~那隻也好可愛喔。

爺:嗯~哼哈。

我:爺,你是不是還是不愛狗。

爺:對啊,我屬兔,狗不得我緣。

我:但我們家養的兔子你也很討厭耶。(想起兔子咬爺爺,被狠狠踹的畫面)

爺:哈哈,對啊。還有那個雞也很討厭。哈哈哈。不過那個瓷器作的兔子我很喜歡。

我:爺... 那是死的。只要是活的你都討厭吧。

爺爺大笑。

這是我跟爺爺在公園散步的下午。



2010/12/16

籠居CAGE HOME

自從曾經在新聞當中瞄到籠居CAGE HOME這件事情,我就一直希望能寫下一篇文章作紀錄,畢竟這一切實在太令我震撼了。這樣的一間房(籠)子,一個月租金竟然還要160美金。有些人甚至一住就30年,附上影片跟報導,另外有當代藝術家的攝影與介紹。我想我愛當代作品就是因為這樣,雖然有人批評他們消費別人,但不可否認,這樣的包裝形式可以迅速的傳播與保留。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1893 相關報導,說明清楚

2010/12/12

無所是事

突然發覺,長久以來,我只是個無所是事的靈魂。


2010/12/09

放低

這是一條怎麼樣的道路? 我自己都看得不清楚。不清楚不是因為裝糊塗,而是想不通這樣以痛苦開始的道路,為何會充滿了感激與溫暖?

我從忘不了,自己心中的吶喊:「我絕對不要這樣過一輩子! 我相信我可以改變! 我要改變! 」從泥淖裡,慢慢的爬爬爬。

歷經了不可以看電視、不可以聽音樂、不可以喝酒、少去KTV、一直到現在我開始考驗自己吃素三個月。

一轉眼,正式的帶入修行的形式(打坐、拜佛) 已快三年。若加上之前的閱讀與醞釀,應該有五年吧。

當我一開始吃素,似乎以前我沒看見的東西,噗通噗通的都跑了出來。我想不透,我這個自私到家的傢伙,怎麼會有這麼多好的因緣? 怎麼會如此得到大家的愛護? 得到的只有鼓勵、教導、幫助,考驗的內容都是自己該受的。

如果你聽得見,

我想把自己放得好低好低,菩薩,我想把自己放得好低好低。




2010/12/06

有人聽你說說話嗎?

This is 店老闆 Speaking.

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最近店老闆塵務繁重,再加上又出了一趟遠門,去法鼓山作了三天義工,所以很久沒有上來寫寫小文。此次帶了胸中滿滿的故事回來,卻不知如何開始分享,也許還需要沉澱消化一番。

快到年底了,過陣子得寫篇今年的感想,問問自己究竟有沒有改變了? 先問是不是真正的努力的活著? 是不是看到責任就想跑? 再看看自己一直不肯擁抱的自己,是否值得給予一個大大的擁抱(按讚)。

在寫之前,我有個感觸,不知道是否每個人身邊都能有個朋友聽你說說話? 在這樣的工商社會裡,每個人都好忙,忙得像隻螞蟻,不知道原因的忙,就為了儲存過冬的糧食。常常看到同事拼了命的加班,當然理解是出於無奈,事情作不完真的沒辦法。但總不免想要叨念個兩句:要好好保重,心不要亂掉了。是啊,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劇情,但有多少人身邊能有個朋友真心的聽你一句話,跟你分享一個故事? 不是KTV、不是敬酒耍兄弟,是安安靜靜的坐著,只為了跟你聊上兩句。

衷心的希望每個人都有個能聽你說說話的朋友,希望大家都幸福,如果真的沒地方說,上來留留言吧。我都在。

給大家我所有的祝福,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心安處。


2010/11/15

帶著煩惱上路

那些快要殺了你的東西,其實只是煩惱。不管多麼的恐懼、難過,那只是煩惱。

你以為只要用燒瓶隔離,再適度的加熱,那些東西都會煙消雲散。

於是,你被拆成一片一片的,因為這一塊的我帶在身上,那一塊的我想留下。

直到你的腳步再也無法移動,才發現腳下綁著的是一塊塊放不下的沉重。

發現,是件好事。

至少你可以決定要不要扛在肩上,而不再只是無意識的逃避。

於是你完整了。

無須經由任何儀式、或是外來物的填補。

你是個充滿的存在,好壞垢淨,都是你。

而此時才正是旅途的開始,帶著你的煩惱上路。


2010/11/01

長大

今天去當研討會的工作人員,腳上穿著被稱為高跟鞋的捕鼠夾,又痛又累。

今年這場研討會的最大特色就是,我被很多客戶施以怒意。因為是很貴的活動,一張票價高達12000,所以講義與進場check in,都有不少的規定,以免客戶沒買票偷進場,或是想多拿好幾人份的講義。

我不是個口氣差的人,挺客氣的,即使是詢問客戶,也是客客氣氣的。不過我知道被懷疑就是心裡會不爽快,事後思考,也清楚這個道理。不過,也許是故意挑出我該面對的問題吧? 修行就是這麼弔詭,話說我當工作人員四年了,從沒有像這次這麼惹人嫌的,害我照鏡子一直想: 難道我長相很討人厭嗎? 但我想,問題應該不是出在我的口氣,一定是我的句子太不懂得遮掩。最近有點思緒撞牆,講話很不輪轉,有這樣的結果也是難免。

經過了一整天懷疑別人的日子,又累又痛後,我又開始感受到墮落半空中的感覺,那是種混雜了無助、孤單、失落的感覺,整個人像是跌落到一個黑洞。不過不像以前一出現就是整個人被包覆,反而是存在我的體內,像是自己孕育的胎兒般,默默的感受著。沒有被啃噬,很高興自己可以客觀的感受它而不被擊倒。

一開門鎖,聽見對門的小朋友還沒放學,幼稚園傳來陣陣嘻鬧玩球的聲音。我攤躺在沙發上,開始覺得這樣的聲音其實並不吵,這麼單純,沒有太多的分別懷疑。頓時我感傷了起來,「原來,這一切就叫作長大嗎? 」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了懷疑、分別?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你了解到有些人真的沒法相信?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參加活動開始尋找著對自己有益的廠商、交換著有利的名片,卻再也想不起上一次聊心底事是什麼時候? 而那些說出口的奉承討好阿諛,開始跟睡眠時間一樣,切分掉了我三分之一的生命。會不會等到行將就木的那一天,我才驚覺到,原來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如果可以,我不想要這種「長大」。


2010/10/30

神明工程師 v.s. 乩童PM

公司有幾尊神明,一進辦公室就坐上了神桌,威嚴勇武,生人勿近。一般人想要問神明問題,必得淨身焚香,並且要十分小心自己的語氣。一但說錯話、發錯語,就無法得到神明的回應,可見得平日沒有好好的作足功課,臨時抱佛腳是不行的。

當無法得到神明的回應,就必須仰賴乩童的溝通問事。小的我由於職位的關係,一直操持著起乩的業務。初期還摸不透神明的脾氣,常常槓龜,必須仰賴玉皇大帝的聖旨,才能勉強叫動神明。經過這一兩年的修練,燒了不少的香,終於摸清楚神明的底子,現在會先觀想放空,再用直觀的方式對話,效果良好。有時需要神明出巡,起乩舞也跳得十分熟練,甚為安慰。

但乩童也並非無往不利,若心不存正念,在長期與神明溝通的過程中起了傲慢心,覺得自己是神的代言人,或是自感驕傲,通常會有現世報,而且屢試不爽。

此文特地昭告諸乩童PM,切莫以傲慢心行事、亦莫因神明工程師難搞而起嗔恨心,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以自己的本心作事方可長長久久。

2010/10/20

天真也沒什麼不好

一天發生很多事情,把所有的自己都攤出來。內心不停的os: 慘了慘了、怎麼辦怎麼辦 !

驚愕著看似簡單的孤單、寂寞、討愛、拒絕責任、人我差別,這些幾乎跟自己所作所為看似無關的情感,卻燃燒起熊熊的業火。想起自己曾經因為種種糾結不開、理不清的自我,而作下許多莫名其妙的回應與執著。那一切,有意無意的都還在進行著。有些事情細細品味,發現有股淡淡的臭味在裡面,不發作則已,一發作驚人。一想起,就讓我覺得好害怕 ...

我打坐也沒甚麼好境界,話頭也參不出個什麼鬼,我也搞不清楚什麼有啊無的,更不懂空性。越打開示文心裡越不懂,有時覺得:對對對,我也是這樣。但又想:我也沒到這個境界,我對號入座幹嘛? 就這樣搖搖擺擺、反反覆覆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想了好久好久好久~ 結果我真的想出好方法咧 !!

那就改掉就好啊。

這樣很天真嗎? 那改掉就好了吧!

雖然我參不透「什麼是無」,但我可以改掉討厭的行為啊。

好像很天真,但我蠻高興的耶~


2010/10/18

我不懂


有個同事處境危險,作事情速度慢之外,又漫不經心,已經被警告很多次。跟別人談起她,我總覺得她像是被困在一個夢裡。那個夢很深,她完全的陷落進去,常常迷惘的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有人說,曾經吃中飯時,她說過一句話:「我覺得我的人生很沒有目標,我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眾人沒有回答,這不是個大家喜愛的話題,也就不了了之。


公司的人,走走換換,算是家常便飯。走的人覺得自己可以有新的開始,一點點落寞、一點點興奮;被留下的人,有些兒感傷、有些兒慶幸,每個人都各有心事。

能走去哪呢? 我換過這麼多工作,能換的該換的都換過了。我常想:能走去哪呢? 似乎每個地方都一樣。


身邊朋友,最近親人過世。我該用「很多」?「一些」? 還是「很少」?

三個人過世,是多還是少? 我沒法量化。但一直不停出現的死亡訊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這麼容易就會死嗎?」

我還是不懂死亡。

就跟我不瞭解苦,是一樣的。


2010/10/10

誰消除了我的痛苦《Who is my self》


image source: 博客來

「誰消除了我的痛苦-內在喜樂系統啟動指南」是一本由德國猶太作者艾雅.凱瑪(Ayya Khema)所著,由果儒所譯,經由對《布吒婆樓經》的故事鋪陳逐步的解構與說明,讓修行人更能體會修行層次的一本著作。

書本原名為《Who is my self》,還比較貼近內文的意涵,中文的書名與封面簡直是作了負面行銷。讓一般心理學的讀者不清楚這本書在寫些什麼,因為平日並未接觸佛法;而那些佛法的修行者也不會親近這本書,因為書名完全無法跟佛法作連結,實在是可惜了這一本好書。

這本書的佈局很像是舞台劇的形式,在閱讀時就像是親眼看見布吒婆樓這個小夥子,跟他的朋友在井邊討論著生活瑣事與時尚流行,此時佛陀與弟子路經,布吒婆樓先阻止了夥伴的嘻鬧,並上前與佛陀攀談。由於佛陀看出這個年輕人有善根,於是有層次的回答了許多布吒婆樓的(有趣)問題。在屢次的對談中,布吒婆樓開始對佛陀的教法產生興趣,並認同且相信教法的內容,開始對佛陀產生尊敬景仰的心情。最後甚至皈依佛陀,信守五戒。

作者艾雅.凱瑪在這樣的印度式哲學辯證中,作了穿針引線的工夫,為了讓修行人更能體會佛陀的教法,加註了許多白話的內容,引入了許多修行的心理狀態。並對四禪八定的內容作了詳細的描寫,可以讓已經行走修行之路一段時間的讀者,去評量自己平日功課究竟不足之處在哪? 該如何更積極的去除五蓋?

後面從第九章開始,更積極的探討了「自我」的問題。將佛陀經典反覆的提出探討,並提出這個「自我」就正是佛陀指出的慾望根源。

章章精彩的劇情,實在勝過肥皂劇。最後的結尾更有著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味道:

(指悉達多本人)這位年少、出身良好的年輕人離家出家,修行證果,「所應做已做,不受後有」。最後,什麼事情也沒有。


ps: 此書適合對「自我」感到好奇且已經修行一段時間,對經典有一些熟悉度的人士。



2010/10/08

越來越晚的晚課

8點,9點,10點,11點07分...

消磨著不知所謂的時間,拖著拖著,一分一秒的拖著。如果心裡真的有疑問,應該去靜心打坐不是更好嗎?

拖。

我終究還是一天又一天的拖下去。

這真是討人厭的感覺。

一種明顯的荒廢。

小朋友,長大不要像這個姐姐一樣啊~

2010/09/29

你信佛嗎?

今天被朋友問了:「你信佛嗎?」話說我是三寶弟子,皈依佛法僧,當然是信佛的。但若有人跟我說他是佛菩薩轉世、佛的代言人,要我信他,那我就會打個大問號,懷疑他為優先。那究竟信佛是為何? 啥叫信佛?

一開始我想到的就是「信解行證」,但我解釋得太爛不好意思貼出來,只好仰賴估狗大神,找出淨空法師的解釋,我覺得講得比我好太多了。(我一時間找不到聖嚴師父的,希望有人也能提供。)

【信解行證】

諺語說:「病急亂投醫。」現代人不但生理有病,心理的病更嚴重,可說是充滿了嚴重的病毒。科學技術的發達,帶給人類的副作用,實在是難以想像。李炳南老居士常說:「悲憫世人。」我們每天的生活飲食,正如經上所說的「飲苦食毒」,那活在這個世間還有什麼意思?這些都是我們過去今生造作一切不善業的果報。

  可是世人不知道這是果報,也不相信這是果報,所以不能覺悟,無法回頭,還是隨著自己的意願,造作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就是為了此事。佛菩薩雖有慈悲心,可是我們不與佛菩薩配合,佛菩薩縱有悲心,很難收到顯著的效果。正如佛經所說,大多數只能種遠因;也就是說,在他的阿賴耶識裡種一點善根,久遠劫之後才能收到效果,當生能成就的少之又少。過去生中修積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當生才能成就,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而我們是因緣具足了,善根、福德不夠;善根是信解,福德是行證。我們有緣聞到佛法,可是信解行證不具足,所以也只能種遠因,不能收近效。

  學佛是開智慧,只有通過佛法才能通達一切事理。世出世法都建立在信心上,佛法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道的意義無盡深廣,是通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單指佛道。沒有信心,任何事都不能成就;有信心,微細的善事皆得圓滿、稱性的功德,所以才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心的建立,第一是善根,包括緣分。過去生中與善友結的緣,這一生一接觸就歡喜相信,這是過去世的善根、福德、因緣。

  緣會變化,信心會退轉,原因是理解得不夠透徹。所以,信了之後要求解,解能幫助信。一般學佛人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相信,這是迷信。然後通過理解,理解是正信;解了之後要去做,一定要落實、實踐,把解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此時的信是真信。這個信心不是從解生的,是從自己的生活行為中證實的,這是真信,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得佛法的受用,就得生活的美滿,這就是證果。佛法常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自在如意的生活,即是證果。若是沒通過「信、解、行」,圓滿的生活就得不到。「證」就是得到,你所得到的,與佛菩薩的生活無二無別,你就是佛菩薩。

  經要天天讀、天天聽,長時間的薰習,才能轉境界。我們解不能透徹,行不能做到,原因是薰習的力量太薄弱,煩惱習氣太重。我們若不受佛法薰習,就受煩惱習氣的薰習,譬如每天聽經兩小時受佛法薰習,二十二小時受煩惱習氣薰習,這就無法抵過煩惱,還是種遠因,不能收近效。若想在當生成就,就要加強對佛法的薰習,才會產生力量,否則還是回不了頭,雖然學佛還免不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裡,來生能再得人身,就算很不錯了,怕的是人身都得不到。這是我們要明瞭的。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4-0311)妙音書院轉載

我一開始,只是迷信、盲信,我也不是一開始就皈依的,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經由閱讀、反省、體會而慢慢對佛法產生信心。請注意,是對"佛法"產生信心,表示佛所傳下來的法是經得起考驗的,而不是去畏懼佛、或是跟佛作利益交換。

說真的,我很少去想「你信佛嗎?」這個問題。佛究竟是什麼? 佛對我來講就像是個名詞,是一個已經成就的、了解人生秘密的、知道人不用受苦的方法的人。佛法就是他的教學內容,經書就是教學指南,後人出的書就是參考書如此而已。因為他教得很好、又很慈悲,所以我很仰慕他、尊敬他,也因為受用,所以希望能護持僧團讓佛法延續。

一開始,我其實也不是信佛,我只是相信:人生一定有脫離苦楚的方法,我一定可以不用這樣子過日子! 應該是某種程度的相信自己吧。然後不停的找方向,就找到了佛教,當然也可能找到基督教或是回教。一切只是緣份罷了。至於為什麼沒有信到邪教去,我只能說好加在,我可能稍稍有點好福氣,天生有點判斷力。阿彌陀佛~

希望有解釋朋友的疑惑,今天上班忙實在沒法用聊天軟體說明清楚,有空再聊聊吧。

2010/09/28

再見了老闆娘

嗯,是這樣的,人稱我「愛工作達人」、「工作疑難通」、「工作狂」,簡稱老闆娘。就是常常呈現老闆娘的被害妄想模式,覺得誰誰誰不努力、覺得公司網站應該要怎麼作防呆、覺得我沒有在公司會金害、覺得我一定要十分努力才能貢獻公司營收 ... 的妄想模式。

不過,美好的幻想總是會受到現實的考驗。當專案被緊急喊停,當正牌老闆(非妄想者)覺得你決策失當時,就像是被卡車撞到一樣,除了喊痛,你也沒別的想法了。

其實沒有甚麼事情是「我的決定」,從來也只有配合公司政策的決定。這是從很高的角度來看,當然做錯決定了,我還是要負責。作錯有兩種,一種是不符合人情事理,一種是不符合公司(老闆)政策。

嚴格說起來,我只是個會揣測上意的執行者而已。

原本還蠻洩氣的,但沒有情緒化,只是想:怎麼又搞這樣的飛機,明明就確認過啦~! 但仔細想,當然是會清楚問題在哪裡,也能全然理解。只是對於一些弦外之音感到委屈,總覺得自己被當作一個很閒的人在看待,天知道我工作多認真啊~

這邊有三個心得:當老闆問你的進度時,千萬不要以為真的有商量餘地,再怎麼樣都要插花進來。當老闆客氣的問你是不是要加人時,他是在暗示你你手腳要快一點。當你沒作到老闆要你做的事情時,就表示你失職了,不管你作別的東西作得多好都是。(我果然還是太天真了)

不過今天的我沒有苛責自己,讓我很意外。

對慈悲心而言,完美主義是沒有意義的。慈悲心是我們留給自己的禮物。 - 摘自who is my self p.38

在修行的過程中,苛責自己與反省自己常常糾葛的化不開,我們常以為用殘忍的手法對待自己,就能改變自己的缺點。但上面那句話,一直迴盪在我心裡。我問自己:我多久沒對自己慈悲了? 除了用棍子教訓自己、用甜點安慰自己,我有多久忘記擁抱自己、聆聽自己?

在你真的無愧的認真的去做自己的工作之餘,你還要在意多少別人的言詞? 從每段看似不愉快的挑剔中,除了去學習其中的微妙之處外,還有多少情緒要帶在身上? 那些無益的情緒,從來沒有激勵過我,激勵自己的永遠都是深思過後的反省,而不是情緒。

況且有時根本對方就沒有情緒,有的只是我自己的不甘心、不願意、不順從、不喜歡。累積成一股澎湃洪流,讓自己被捲的深深的,失去正常的思考力。

於是,今天發生的事情,就突然像是他每天都應該發生一般,那麼的正常。我寄出評估的信件,就這樣悠悠的回家去。至於結果,其實我不太在意,怎樣都好,仔細的想,怎麼樣的結果都算是好結果,真好!

面子? 分數? 其實也不重要,那個東西從來就不實際。

老闆娘決定退出妄想江湖,領領薪水混口飯吃,多好。


2005-2014©果貿二村七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