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當我撿定要以悉達多為我報告的主題時,心中充滿了不自信,意外的同學們不願意讓我更換題目,所以我調整心態堅持到底,希望能寫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分享。我不願意寫出一個高不可攀的神佛,悉達多是個凡人,一個不平凡的凡人,一個充滿了愛與了解的快樂人。
其實悉達多的教誨與對世間萬物的了解,是高過於我所硬要解釋的學理。我等於是要將他的生命故事與四聖諦,利用習慣領域的學理來解釋出來。在寫作的過程中,當我又把「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近乎佛教徒」等書拿出來做參考時,心中常常喜不自禁。
每件事情都是互相關聯的,我生活中的疑惑,遭遇到的困難,對快樂假象的疑慮,對交友對象的揀選,對學問的追求,對金錢的欲望,對享受的期待。其實並不需要用太多的「思考」、「聯想」、「學識」、「經驗收集」去做解釋,所有的問題都只有簡單的答案,甚至答案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看清楚「本質」,即使不深刻,但只要能「看見」,答案與決定就變得不再重要。
所以我是這麼的平和且喜樂(並伴隨著我的妄念)。
最近常遇到對於生活認真且執著的朋友,當然我也是(笑)。聽著他們對於生活的宣示、工作態度的宣示、未來期許的宣示,我通常只能笑而不答,我無法使用言語讓他們明白我想說的(多麼希望有一天我可以)。通常這樣的話出口,只是演變成他們覺得我對高標準的怠惰與對現實的過分美化。雖然我真的知道他們想要達到的境界是可以有方法的,但這個方法(表面上)卻和他們想要去的方向背道而馳,於是他們用某種方式笑我的不明白,我也笑著他們的不明白。
節錄一段「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p204,分享給大家:
悉達多:「吹笛奏樂並不是只靠練習的。我比從前吹得好是因為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如果你不曾發現你心中無限的美,你是不能在藝術上登峰造極的。你如果想把笛吹奏得更好,一定要從覺醒之道中找回真我。」
希望2009年我可以不再笑著別人的不明白,而能夠用簡單的方式告訴別人我的明白。現在的我才剛剛起步,回顧這兩年的反芻,最大的收穫是我能夠察覺出別人的善與美。雖然表面上看,我的人緣似乎越來越好,但我更相信這是早就存在的善,只是我傻到現在才看到。
謝謝大家的照顧,祝大家新年快樂。
我認為,你與其他人看來想法上有差異,問題不在於對方法的認知差異,而是未能更深層看到他人的「心」,也就是動機、意念
回覆刪除這是我的感覺:你可能認為,要達到某個目標「需要背負這樣的壓力嗎?」、「一定要犧牲某些事物嗎?」等,而認為該有更「看似圓滿」的方式,在達到目標的同時,用「更像一般人」的生活方式,活著
不過,方法終究只是表象。方法本身是沒辦法論對錯、或恰當與否的,方法的出發點 - 動機,以及動機背後,代表著對生命的認知、解讀,我覺得才是關鍵
有時若稍微看清楚這點,對於很多事情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甚至能看清當事人的迷惘所在
淺見,新年快樂 :)
若讓你有這樣的感覺,一定是因為我表達的不夠清楚,可能當時我太累了。
回覆刪除關於了解動機這件事情,絕對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但對於我節錄的話,確實是頗有共鳴。
有時要看清楚迷惘也是要靠當事人自己,我大概永遠也只能看清楚自己的部分,但在言說的過程中人們總是會得到一些東西。
也祝你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