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0

為什麼不知道為什麼

許久沒有提筆寫東西,或許是自己不想面對,我壓根就還在躲躲藏藏。

現在回過頭看才發現,一年前的放下並不是真的放下,我完全就是希望能夠得到所有想要的東西。為了遮掩自己的不安全感、為了彰顯自己的美好,不遺餘力。

一次又一次撞得頭破血流,而且,會一次比一次更慘。

這輩子,40多年,好長的時間泡在分心的事情裡,卻極少花時間在問自己「為什麼」。總是想切割掉不快樂的事情,不想吃苦。但學佛10年,卻仍然沒搞清楚「苦」是甚麼? 翻攪在周遭的枝微末節,擔心著眼前的紛紛擾擾,害怕著明天的(考驗)到來,卻不知道其實明天很可能不會來。

我有著夠好的日子,夠用的人生,恰恰好的考驗,但卻很少珍惜、從不知足、不知努力。

花費著所有力氣,想要消除心中的不安全感,緊緊的抓住任何存在價值的證明。就算那個自我存在的證明,只有1,或是0.1,你覺得自己已經委屈、縮小到極其微小了,甚至常常會在心裡講著「我其實要的不多,已經這麼少了,應該沒有關係了吧」,然後當還是得不到,便會隱隱的發怒。殊不知,我手中的那個0.1,如須彌山那麼大。刻度只是個幌子,只是個安慰自己可以持續擁有它的說法。

總是安慰自己「能看見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很棒了」,然後就一直看見,從不去面對。

這一路並不是讓自己變得多了不起的旅程,而是讓自己赤裸裸看見自己有多傲慢的一段路程。

我為什麼開心? 我覺得這是苦嗎? 還是樂? 我在不安甚麼? 我為什麼要打坐? 我為什麼要工作? 我為什麼害怕? 面子為什麼重要? 面子是甚麼? 我為什麼喜歡? 為什麼不喜歡? 為什麼喜歡用"你"當發語詞,而不用"我"? 為什麼之前很有把握現在卻沒有把握? 我抓著甚麼? 我放下甚麼?

我,一直沒發現,這每一步都不是隨便輕易的。是我,讓它隨隨便便就過去了。



2015/04/18

Sorry青春! (有劇透)


日本編劇宮藤官九郎真的蠻厲害的,自從虎與龍小海女之後,沒想到還能看到「Sorry青春!」這樣漫畫梗的日劇。裡面常有吵鬧的對白,總是讓我有種看漫畫在電視上演的感覺,蠻跳脫一般日劇的節奏。不過也因為節奏太快,在某些人物的心理轉折就沒有小海女那麼深刻。

「青春」是個有趣的東西,當你注意到它的時候,表示你已經失去它了。

主角原平助老師,他想從青春的愧疚中畢業卻畢業不了。女主角蜂矢老師,想原諒家人卻原諒不了。那些糾葛的心情表面上看起來像是一齣劇笑笑就過,但放在現實中卻沒有那麼簡單,社會的霸凌可是挺殘酷的。但宮藤官九郎很有意思的想說「don't mind , don't mind 」,一切都還是會過去的,只有原諒與面對,才能從「青春」中畢業。

我挺喜歡劇末安排的超明顯的"畢業"橋段,然後原平助離開老師工作去當廣播員,原本我心裡感覺有點遺憾「啊~怎麼不繼續當老師呢~」,後來發現編劇這樣的安排其實蠻漂亮的。這時我會想起小海女的最後,當繁華過後,天野秋還是回去故鄉,作她的小海女。那走在街道上的背影,我覺得有種勇敢的寂寞感。





2015/04/06

荒蕪

你的人生比較常花時間在後悔還是慚愧?
我比較花時間在後悔上。
總是在事情出包、不如人意時,深深的後悔一番。
後悔不該這麼作,後悔應該更專心一點,後悔很多很多個悔不當初。
後悔不會進步,那是一種懊惱,一種渴望能夠得到回到過去的神通力,希望所有的壞事情都不會發生。
對,壞事。有誰會因為現在過得太好而後悔的嗎? 絕對沒有。
但我後悔我一直活在後悔當中。(簡直是後悔的極致)

然後我開始知道慚愧,知道自己做錯的部分。
但有時自己實在太顢頇了,所以只能懺悔,卻還是不知到哪裡錯了,但是很懺悔。
雖然很瞎,但還是得作,有時或許只能抓到一點點的情緒或是心念。
然後下次繼續錯。
你可以說屢敗屢戰,但我真的覺得是屢戰屢敗。

然後有人常會對我說:你不是在修行嗎? 怎麼沒智慧又不慈悲! 你怎麼沒有變好?!
這時憤怒跟委屈就出現了,排擠了慚愧的空間。
本來應該要知道慚愧的、要精進的,但自我總是先用逃避的方式來進行。

直到你願意把自己切割成一片一片的,跌落下來。
才進了懺悔的懷抱。

一次又一次你走過這片心的荒蕪,跟著真實的夢境流轉。
但別無選擇的,你只能再次的走入這片荒蕪,一次又一次。
直到,某天,荒蕪不再是荒蕪。


2015/03/26

AmazonPrime Membership 退款經驗

在亞馬遜購物的經驗算是蠻令我驚訝的,他們真的蠻多小地方都有注意到,在UX的體現上,真的值得學習。雖然造成這次的問題,是在於他們在購物流程中佈滿了AmazonPrime Membership的陷阱,只要不小心按到,就會在下次帳單收到99塊美金的Membership fee.但也確實讓我體會到他們對客戶服務的用心。

一開始接到帳單是怒的,竟然被Charge一筆$99美金。但英文好爛喔,該怎麼退款? 能不能退款啊?

網民絕對是強大的,這種冤大頭的事情,我絕對不是史上第一人。馬上上網搜尋關鍵字"AmazonPrime Membership 退款" ,就會出現中文的教學。我一定要附上這篇,這格主非常的佛心,不但有所有的點選流程 (沒有這個流程你直接try到死,真的。),連跟客服的IM對話都可以直接貼上。

對話過程,你可以發現客服非常的熟練,一定每天有百人來退訂吧我猜XD

在彼此表達出對這件事情的美式遺憾後,下期帳單就可以退款了。(等我收到退款才算數) 

比較讓我驚訝的是,IM之後,當要退出對話框時,所體現的流程。(忘記拍圖,只好用敘述的。)

1. 按下END CHAT
2. 是否要把對話寄出到你的信箱? 並出現EMAIL RECHECK  (這個動作很棒!)
3. 詢問是否有解決你的問題? YES / NO   (直接作問卷 用button)
4. 正式的三題問卷   (這個問卷比較官方制式、一般USER比較不願意花時間作Rate)

然後整個過程結束,我會收到一封安撫信、跟一個對話內容信件。

就這樣,原本很烏龍的$99美金的卡費,讓我不怒且轉而驚訝,原來現在的網站服務已經作到這麼細膩了,想起之前公司經營的網站,客服部分竟然還那麼粗糙 ! 怪不得常被外國客戶刁,原來他們都習慣這種負責任的流程了。蠻好的經驗,讓我對UX更有興趣了~

最後只希望交易服務費也會退給我....


2015/03/06

苗栗好望角一日遊



臨時決定,買了車票就成行,大概很久沒有這樣子出走。但對苗栗實在不熟,以往總是誰誰誰開了車,才能上路。到了苗栗車站,天氣又比想像中的還差,在車站都這麼陰冷了,去到海邊還得了?! 再加上對於要去好望角的公車也十分不熟悉,憑著估狗來的模糊資訊,心中完全沒有把握。種種因素加起來,打道回府似乎是個比較好的安全牌。

我原本也是可有可無的想法,本來個性上就不是太積極,總是陪著誰或是順道如何,沒有什麼期待就不會有太多失落,是我心中妥善保管自己情緒的一種機制。但朋友很多年沒有這麼瘋了,我感覺出來他有一種不甘心,甚至有種急欲破繭而出的渴望。在路邊猶豫了很久,我看著自己在那邊可有可無的晃著,就想「如果真的很想要,就不要輕易放棄」我說。

下了決定後,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苗栗客運只有路邊的站牌,沒有售票亭。只好等一個小時,待司機出現在車上時,才能詢問。苗栗的司機很熱心,讓我放棄的念頭慢慢的消弭:「其實就去看看也無不可,不去看看怎麼知道呢?」。

順利上了1:30的公車,沒想到可以刷台北的悠遊卡,就這樣往著後龍的半天寮前進。越開人越少,真的很怕去到一個荒煙蔓草的地方,看見自己對於未知是這麼的充滿恐懼與想像(而且都是先想壞的居多)。但到了終點,才發現「原來就是這樣子而已,不難啊」。

其實未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想像。最難的是下決定的那一刻,當下了決定後剩下的事情就不難了。當一直只看著「成果」,就容易忘記過程的豐富與美好,收穫最大的並非抵達的那一刻,現在回想起來,那整個摸索追尋的過程才是最有趣的。下決定所需要的魄力,過程中的面對與提起,完成後增加的信念與充實。

雖然當初是以捨命陪君子的心情去作,但後頭卻發現,我自己的收穫滿滿的。



## 給想自助流浪去苗栗好望角的人

出了苗栗火車站的左手邊有停一排公車,那邊就是苗栗客運。下午1:30有車可往後龍半天寮,約45分鐘車程,下車後順著小路一直走(約15~20分鐘吧?),就會到好望角。

回程是3:40, 5:10(末班),記得別錯過,因為那邊招不到計程車。

刷悠遊卡是21+45元,若付現是75元。記得要在卡上加值到足夠的錢,比較方便。

苗栗火車站出乎意外的荒涼,中正路比較熱鬧一點。吃素的人不用擔心,即使這樣還是有得吃的。


2015/02/11

BoyHood年少時代 觀後感


看了許多BoyHood的影評,我只覺得「慘不忍睹」,有寫跟沒寫是一樣的。這是部多麼平凡的電影,利用「時光」作為刻劃的工具,讓人看完後在心中迴盪不已。我想也許正是因為"說出口就消失"的魔法限制,以致於所有的中文影評都沒寫甚麼重要的事情。

這部片子真的簡單到不行,每次當畫面充滿幸福景象時,我總會默想著:「下一秒大概會出車禍。」、「會出現甚麼變態的事情。」但全都沒有,出現在心裡的念頭只是我被好萊塢制約的劇本模式而已。

人生故事起起伏伏,不只蓋棺論定,還有看你用怎樣的眼光去評論。

不管快樂或是悲傷的場景,會出現也會消失,就像浪潮一樣,不會永遠的漲潮也不會永遠的退潮。不管你心理的期待是喜劇或是悲劇,它甚麼都不是,它就是有悲有喜的人生,無法去評價與計較輸贏的人生。例如飾演父親的伊森霍克一開始是個看似不負責任的人,但到影片的最後,當他提出要幫MJ(Mason Evans, Jr.影片男主角)的高中畢業慶祝會支付費用時,MJ的媽媽 - 那個當初嫌棄老公的女強人,後來又歷經了兩次失敗的婚姻,難掩失落的神色。

MJ的媽 - Olivia,如果鏡頭是繞著她轉,其實也會編織出一齣很棒的勵志電影。不過,當事人卻不是這麼看待自己。她從頭到尾不停的奮鬥,勇敢的承擔起兩個孩子的養育責任;她努力的工作與讀書,希望過更好的生活;她勇敢的追求愛情,雖然她總是吸引到酗酒的老公。但結尾,當MJ要離家去上德州大學時,他卻大聲的對自己怒吼著:「我以為這一切會更不一樣!」這不僅是對empty net的焦慮而已,而是一種對「平凡」的宣戰,她這麼的努力就是渴望有個不凡的人生。其實她的人生是精采的,但她卻只看見當中的庸碌。

若無深究迷惘的本質,日常生活成了殺手。

也因為眼光總是嫌棄平凡,心中渴望不凡與獨特。片中不少人被時光、被平凡、被日常生活給殺了。那一個個酗酒的男人,十分吸引我的注意,他們原本都是充滿了理想與堅定的守護者,當給予女人與孩子所要的安定生活後,他們卻彷彿失去靈魂般的成了死屍。而那些不遵循規範的、將自己充分投入思索體會人生迷惘的人(伊森霍克與MJ) ,卻像是吸飽了水份的種子,慢慢的長出漂亮的小芽。

鏡頭之內與鏡頭之外。

MJ的姊姊Samantha到電影的後半段開始散發出強大的疏離感,而那個疏離感反而襯托出她的存在感。之前的她,成績不停的拿A、優秀、惹人注意,但卻不惹我注意。反而是上大學之後,她空洞的眼神、對家庭的疏離,讓我一度以為她是不是個毒蟲(不過似乎確實有飲酒過度的傾向)。若是因為演技太差,導演大可以將她擺在一個不重要的位置,但是鏡頭卻常常時不時的帶到她失落、不受寵的表情,甚至一家三口在餐廳吃飯時,也把她放在面對觀眾的位置,她就像是的赤裸裸的不存在的離席者,懸在那邊,像是家裡面多出來的一個人。在她的眼中,這整個宇宙就像是繞著MJ而活,她的表現如何彷彿一點都不重要。在鏡頭之外的她,究竟經歷了些甚麼? 反而讓我好奇了起來。

寫到這邊,我似乎都沒有寫MJ。雖然MJ的戲分最多,但對我而言卻反而像是甚麼都沒說,有一種"我只是跟著他的眼睛在看生活,卻完全不了解他這個人"的感覺。這有點像是跟自己在一起,雖然一起生活了這麼久,卻不一定了解自己。

忍不住想要理出這些感覺,最近長春還有上映這部片,沒看的人可以看看。





2015/02/04

3分鐘

3分鐘、3天、3周、3個月、3年、30年,有何不同?
轉瞬即至。

就像在床邊、像影子、甚至像你的室友。
永遠不離棄你,即使全世界的人都離你而去。
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他從不撿選你的身分。
毫無差別心的看著你,他包容著你所有的表現與狀態。

我說的是死亡。

也是阿彌陀佛。




※ 寫在空難之後


2015/01/30

工作這麼多年,留在手上最多的,就是各種大大小小行庫的存摺。在穩定工作之前,我作過蠻多不同的工作,也因此累積了不少銀行。(剛剛算了一下超過15家)

今天把一些很久前的存摺撕掉,看著上面的數字,高高低低。突然有一個念頭「你真的覺得這些錢是你的?」這些錢,就像是過客。它們曾經在我的生命中出現,卻又消失得不曾回頭。你會對一個路人百般不捨嗎? 應該是不會,但錢就不一樣了。

我看著那個10萬塊,當時的我應該很開心,好不容易存到10萬了! 可是應該不持久,不知道是拿去投資還是上課投資自己了? 那些錢就這樣來來去去,有點像鬼魂。

我其實是很小氣的人,把錢抓得很緊,又貪心,希望賺很多很多的錢。但今天真的有一種....有趣的感覺:「你真的覺得這些錢是你的?」

這個念頭,讓我有些輕鬆了起來,尤其我現在沒有收入。對於錯過的,覺得是種失去;對於損失的,覺得是種剝奪。但如果,它原本就不屬於你呢? 看到這裡,請不要來跟我要錢,我不會給你的。

感謝佛法為我指引,讓我能對錢有其他的體會。人生是該要自由一點。

2015/01/03

2014 的轉身 2015 站在地球上

2014年底啟用的小房間,專門拿來打坐。對我而言,十分奢華。

2014年我從加法的巔峰,選擇了一個減法的路子去走。不好過,說真的,一個工作狂怎麼會習慣當一隻野鶴呢。會這麼選擇,是因為眼睜睜看著一年年過去,總覺得自己對人生有好多謎團未解,有一種不舒服的搔癢在心裡面,時值工作單位的一個陣痛與轉換,我便毅然決然的選擇離開我心中自認為的職涯高峰。

2014年歷經了好多,工作的快意與失意;人際的聚散離合;也漸漸習慣妹妹結婚之後的獨處;原本拆成四分五裂的家人感情也逐漸變好;體驗了劍道這門學問。停了下來,開始享受作菜的樂趣,也讓我吃素的路更有力氣。

從買菜、作菜、吃到洗碗,我都樂在其中。
2014年一個轉身,整個下半年的我總覺得是被閒置的,有一種抑鬱,並不覺得快意。但我知道似乎得要挨過去這段時間,即使看起來沒有甚麼可以被期待的。每一天不停的翻攪後悔著過去的所有種種愛恨情仇、名聞利養。深深以為,這一路就是為了對抗地心引力(自我習氣)而存在,所以才會這麼拉扯不快。

這也是我第一次挑戰自己,每天坐七支香。有兩個月我都沒有缺課,真是不可思議。不敢說收穫了甚麼,但可以肯定的是「變化很快」。常常昨天的想法,今天就被推翻了。就在這樣的表面安靜(每天安住七支香),心念快轉的狀況下,我發現了一件小小的事情。(當然,寫下的這一刻就註定了之後要被推翻,因為又會有新的心得。)

原來我錯了,我不該對抗地心引力。呼吸是自然的、風吹是自然的、因果是自然的,我也該是自然的。我不需要上月球去證明我自己,我應該站在地球上。這並非指我應該順從我的習氣,而是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2015年應該要好好體會自然,學習接納這一切。

一直以來都是個容易半途而廢的人,學習甚麼都只求70分,不喜歡太累太困苦。如果時間可以代表些甚麼,今年是第十年了。雖然這一路沒有甚麼特殊之處,但至少我確確實實的沒有放棄,早晚課也從來沒有停過。希望下一個十年,我仍在路上。


祝大家新年快樂



2014/12/09

作自己

原本以為只是辭掉工作而已,沒想到這一轉身竟是慢慢的放下看得見看不見的事情,乖乖的呆在家裡。沒有金錢工作感情應酬,所有你能想到原本足以彰顯我的存在感的事物,都一一的刪除刪除刪除。

不過這樣的轉變,往往要等到跨越這個坎後,才會發現價值的所在。

最近跟朋友吃了頓飯,言談後段,被朋友苦心勸了要我「活在當下」、「作自己」,甚至覺得我好像一直在追尋、沒有方向,讓每天都認為修煉著「活在當下」的我心情真的悶到不行。一直細細的回想,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某天安靜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常常在作一件事情:「作別人想要看見的我」或是「我認為別人應該要看見的我」。於是乎,那個聚餐的整場對話,我一直附和著別人所關心的話題,畢竟那些是他們目前生活當中很重要的部分。我加入對話,表示自己仍然跟大家一樣「嘿~ 我不是怪人喔~ 我還是跟大家一樣有同樣的生活喔~」心裡這麼想著。然後呢,在談話的間縫中拋出了自己的生活,而目前的生活內容本來就是在作整理、調整與刪除。前後兩個,完全是矛盾的內容。站在一個旁觀者,看自己,我也會覺得自己「沒有活在當下」、「沒有作自己」。

當看到自己的韌體模式後,深深覺得這個韌體可以砍掉了。我不用作任何人心中的預期,甚至也不用「作自己」,我擁有的生活就是手上的這些,能夠分享的也就是這些。很簡單、普通,是一碗鹽味很淡的牛蒡清湯。我願意聆聽別人的故事與生活,但我不用急於證明自己的相同或不同。如果你願意,我願意分你喝我的牛蒡清湯,你不愛,也沒關係。

伸伸懶腰,看見真好。




2014/11/16

七支香

最近一直過著每天打七支香的日子。

有的時候好像想寫些甚麼,但後來又作罷了。

腿痛是我的好朋友,這是段跟著好朋友一起磨練心性的日子。

要坐得住真是不容易,每天每刻都想跳開、跑走、放棄。

每周的放風時間,成了我最期待的日子。

但自己也了解,要能在現代社會有段安靜日子,是蠻不容易的。

要說獨處是不是福報,就看你的角度。但這天份是可以訓練的。

大概是從10月7號開始的吧,何時結束不知道,就紀錄一下了。

加油。

2014/09/28

期待


陽光說:「我今天是否滿足了您的期待?氣溫是否也剛剛好?」


你覺得,甚麼樣的陪伴是最好的?


從享受微風陽光,到捨不得離開這刻舒適的轉變,裡面暗暗的藏著秘密。


一抬頭,我會心一笑。「如果不揚起頭、伸個懶腰,我就永遠不會發現你,對吧。」


水準書局


即使久久才來一次,水準書局仍然是個挖寶的好地方。以往總是勵志類、經營管理類的書籍為大宗,但最近似乎有些位移,不但飲食類的聖經都陸續出版,還多了許多心靈環保類的書籍。

我問老闆:「最近好像心靈類的書籍成為大宗?」老闆說:「對啊。」

雖然政大書城關了,少了一些書香。但水準還是有著將近七折的優惠,想買書的人,可以考慮一下。



2014/09/12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果然中年大嬸一不小心就會掉到偶像劇裡面,最近看了螺絲小姐要出嫁,沒想到竟然是以前拜訪過的公司作為劇情背景,還蠻有趣的。當然啦,就是一部芭樂的愛情喜劇,但是俊男美女加上親友團搞笑就會很容易開心。

然後很推薦一部真人實事的小說 <第三個禮物>,圖書館應該都有藏書。這個故事最後有埋伏,說真的,看完後真的不覺得是真人實事,但看到最後附帶的照片,我當下真的很感動。書籍的編排真的是一個藝術,沒想到照片放前放後,還是跟個文章走,會對感受的影響如此深刻。

講這兩個不搭軋的近況,主要是在想一件事情。

我們每個當下都是處於一種「不知情」的狀況而運行著,必須要等到數日數月甚至數十年之後,才能看得出生命中那份特殊的禮物是甚麼。我常常懷抱著尋求天命、目標或是戀愛的期盼,希望能夠找到某個人、某群人,希望自己會是某種程度的被重視與寵愛。

喜歡算命的人,應該也是希望「知情」,才能心甘情願的走下去,無論是苦或樂。當然也可能我們的心跟眼被蒙蔽得好緊,永遠、永劫,我們都看不見自己握在手中的禮物是甚麼。

如果我能夠預知之後的可能,像是某個平行宇宙下,如果沒有發生A、那就會發生B的慘況,所以發生A才是萬幸。如果我知道了,是不是就懂得不對眼前的問題感到煩惱、可惜或不安。但這人生實在無法預知,你說算命準? 其實那也是不絕對的,有太多的因緣變化,無法用指關節掐指算出。也因為這樣,「珍惜每個當下」確實成為改變自己人生的關鍵。就像偶像劇裡面,女主角總在關鍵時刻作出了真心的舉動,才打動男主角的心。小說中的主人翁也把握了一刻難得的善念,而造就出不凡的感人故事。

那個關鍵的一刻是何時? 沒有人知道。如果知情了結果,你是否會對於之前未曾如此行動感到懊悔不已、或是覺得好險沒做。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是福? 是禍? 你怎麼看待眼前發生的事情? 你願意花多少的時間去觀察因緣變化?

一方面深感微妙,咀嚼這件事情的同時,也能把心中的惋惜放下些許,打起精神的走下去。另方面也發現,這個掌握關鍵並非是算計而來,你看劇中女主角都被設定成有些傻氣的為人著想的個性,然後自然好人有好報,雖然這種故事在社會上看似越來越少,不過其實還是有些人默默服膺著這樣的一個準則。每刻保有一份善念,即使算命的說你命不好,也有可能會像劇裡面演的一樣絕地大反攻喔~




2014/08/14

計畫性無業者的大富翁遊戲

離開職場一個半月,因為一些財務上的衝擊、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執取,我出現了「人生焦慮感」。當有工作的時候,抓工作好緊放不下;當待在家時,又把舒適的日子抓得像個寶。貪心的人不管換了甚麼劇本,總是可以貪得讓人驚訝。

現在這個工商業社會,一開門一睜眼就是要花錢,真的要當農夫還沒那個福氣,況且當農夫也是要付水電瓦斯啊~ 也或許是金錢掛帥主義至上,離開職場、沒有工作,被歸類為「不正常」,大家劈頭就是問:「你的安全資金可以撐到多久?」 甚至緊張的問你:「你不為退休金作打算嗎?」其實我自己就是會問這些問題的人,我十分享受工作、賺錢、取得地位,認為自己有著不錯的社會化技巧,並以此為傲。

近來跟一些人連絡,發現到離開職場的人好多,應該不是我的朋友圈獨有的吧? 感覺上現在的職場環境比起我畢業剛進職場的時候,又更現實、自私、而且更難存活(薪資太低)。其實「忙碌」不會是大家離職最主要的原因,雖然嘴巴上常常抱怨得很,但心裡確實在意的卻是些填不滿的空白。

我自己簡單歸納了我觀察到的計畫性無業者的三種類型,家庭主婦我覺得不在此內,因為那是我覺得全世界最忙的職業。如果公司倒閉而失業,那就是非計畫性,也不在討論之列。而且還有蠻大的一個類型沒被我放在裡頭,就是很多人根本就不愛工作,也沒有想很多、也不糾結、錢花完了再考慮,因為根本沒有計畫在心裡,所以我沒有特別的考量進去。

第一種是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與目標,平日以簡單的方式供應自己的生活所需,但真正琢磨的並非工商社會的主流價值。這個技能或是能力,並不一定能直接的轉換成金錢,但卻可以幫助到身邊的人,並以此為樂。有樂趣就願意支撐下去,只要不造成別人的困擾,這類型的人我常覺得蠻懂得生活的,他們的人生C/P值非常的高、品質也極好。這類的人,快樂、充實的程度也往往是最高,對生活也充滿了感恩。

第二種是懷抱著夢想而無業。這種人其實心思挺敏感細膩,對於職場上的虛情假意有些消化不良,期待著能夠找到一個新的出路、新的方向。很多民宿店、糕餅店的創意產業,大多是這樣因運而生。不過不是每一個人的夢都能成真,如果不夠踏實、夢想不夠強大,許多這類型的人在錢花完之後,就會心不甘情不願的返回職場。部分第二類型的人,會渴望能成為第一類型的生活方式,但那樣的選擇實在是必須建構在勇氣、人生目標、福報,各方面都清楚且俱足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其實不太容易。

第三種類型的人最簡單卻也最複雜 - 就是壓根不想上班。這類的人各自有各自的理由與過往,但共同的反抗就是 :我不想上班。有的甚至會嘴巴上說自己很想工作,但其實心裡面有著滿滿的恐懼或倦怠,甚至厭惡著職場環境。工商社會的共同價值觀說服不了這些人的心,也平撫不了他們心中的不平。每個人應該都曾經經歷過一段這樣的心情,有時會覺得像是經歷著人生低谷般的消沉。不過這些人,每天體驗著生活的起伏與不安全感,只要轉個念頭,很有機會從這樣的心情中止跌回升,找到適合自己的全新方向。這頗有黎明前的黑暗的fu~

寫到這邊覺得真像是在寫星座分析加勵志文之類的玩意兒,我自己想了一下,發現自己三種都有、卻也不能算在三種裡面。為什麼? 因為才沒工作一個半月,都還沒經歷甚麼大風大浪,哪能算得上是甚麼類型啊!

不過每個人所遭遇的故事是無法這樣簡易歸納的,我主要的用意是想用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無業這件事情。從小被教育,要去公司上班賺錢才是正經事,甚至還發生過因為家人沒聽說過「網際網路」,而希望我換份有保障一點的工作。但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有各種不一樣的人生故事與際遇,慢慢的年紀漸長、改變想法後,也開始懂得去尊重別人的選擇。

後來轉了一個念頭,讓我原本惡劣的心情轉好,甚至覺得有趣。其實人生有時候就像是玩一場大富翁,你願意用多少的籌碼去嘗試? 願意花多少的成本去嘗試一件你原本覺得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認真的去活過,到頭來都是賺的,不會賠的。因為這只是一場大富翁,那些房地產、紙鈔、機會命運... 所有的一切在死的時候都帶不走,帶得走的東西都不在大富翁的帳面上。不管工作還是不工作、結婚不結婚、生子不生子,都要認真的去體驗與學習,清楚的活著才是讓生命更有價值的部份。如果人生只剩下切割成小單位計價的營收目標,那就太可惜了。


2005-2014©果貿二村七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