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6

佛法之財是唯一值得擁有的財富

工作這麼多個年頭,花了不少錢,也開始存了錢。擁有很多東西,並且重複不停的購買許多東西。吃得一向不錯,開始了解素食之後,吃得更精緻營養了起來。活得越來越好,日子比起一般人算是過得不錯。也有一片遮雨的屋瓦,雖然只是租的,卻也乾淨安全。家人、朋友、同事都是很善良的人,沒有什麼大奸大惡之徒。

但今天看了一句話,卻無法贊同更多:佛法之財是唯一值得擁有的財富。

只有這個財富,讓我不懼不怕、不虞匱乏。

這句話是出自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 ,我還沒看書,只是很喜歡這句話而已,分享給大家。


2012/08/23

單國璽病中感言

宗教領袖們逐漸凋零,這是人生無法阻擋的必然。單國璽樞機主教分享的這篇故事,讓我十分感動。希望能夠分享給所有的朋友們。

單國璽病中感言 病痛掏空自己 治療虛榮心

修行也不過就是如此吧,把自己逐漸鍛鍊成一把銳利的刀,將貢高我慢的狂妄自我一片一片的削掉、一片一片的削掉。日日的冶煉,為得不是那份榮耀、傲慢、金錢,為得是與上帝的距離更加靠近。

看完有感動、有慚愧,希望老年時的自己也能鍛鍊出這樣的能力,樂觀看待自己的病痛、積極面對自己的死亡。更重要的是,這一路都不能放棄,不放棄才能不愧對這份期許。


2012/07/31

是什麼?


在睡夢中,突然了然了為何冷氣窗會凸一塊,主要是外加的遮雨棚,因為颱風吹的力量太大,部分木製的冷氣框都被吹陷入室內,也就是說對外的冷氣窗木框老朽到快壞了。但還沒壞,還堪用。

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一直在擔憂著未來,一直希望能作些補強,也知道目前也什麼都不能作。因為應該是要全換了,但目前還不太適合找工人(?) 我有點卡住,有點煩惱,有很多的在意,有很多的拋不下。這大環境的一切,一直逼著我、逼著我、逼著我。好像要告訴我一件,我不了解的、或不想了解的事情。

我有點難過,也或許日子過的有點忙碌茫然,也或許過得很好。

我不太懂,是不是真的有什麼需要懂得的?

常常很率直的就回應了一些態度,卻發現別人應該很在乎。那我呢? 我在乎嗎? 為什麼在乎? 為什麼要因為別人的在乎而在乎? 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究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2012/07/29

買人生第一台電視機

最近狠下心買了40吋sony高清LED電視,但頂多看看第四台,心想數位跟類比沒太大差別吧 (?) 那天心血來潮想說把數位天線裝起來,可以測試一下順便看看奧運。裝好數位天線的成就感,跟看到畫面的震撼感幾乎是一樣的,心裡不斷的吶喊著「以前我為什麼拼命忍耐糟糕的畫質啊 !」

雖然在大賣場可以看到清晰的畫面,知道現今數位科技的進步,但我對於改善自己的視聽品質一直沒有太多的想法,甚至從來沒想過要搬一台回家擺脫那個20吋CRT的狹小視野。就算廠商送了一台數位天線,我也意興闌珊的沒很想安裝起來。

買之前也考慮了好久,總覺得擴充視聽享受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總覺得應該要多多作「正事」,例如讀讀書啦, 刺刺繡啦,錢不可以亂花 ...一直還受著自己心裡分別對立的價值觀所制約,害怕去面對自己對於好的享受的追求。明明錢花在穿衣打扮上一點都不手軟。

也覺得要讓自己生活環境變好,一定要等到買了自己的房子之後。那如果一直沒命買自己的家,就一輩子這樣忍耐下去嗎?

我的個性有許多很僵化的部分,很習慣舊有的積習,習慣手邊現有的環境。 改變,常會讓我痛苦、罪惡。遏止我改變的,常是心中很詭異的聲音。例如電視=不好的;對現狀知足=好的。

電視看多了,開了電視看就不知道關上,當然是不好的。但看電視跟買電視是兩回事情。若為了阻止自己多看,而一直傷害視力忍受很糟的畫質,也是很奇怪的事情。另外,對現狀知足,跟差不多就好的個性,也是兩回事。遇到問題不解決、該作的事情不去作,也是我安慰自己、允許自己逃避的藉口。

還有對於「家」的想像,總覺得有一個不變的、屬於自己的、最終的環境,那是值得去經營的。於是現下的每一刻都被我不斷的犧牲,去期許未來的某一刻會發生。就算我真的買了一棟房,我仍然只是這個時間流上的過客啊。當我發現不管如何等待與經營,我終究只是過客、只是過客後,我才願意開始慢慢的接受、珍惜我眼前的每刻的生活。

不過買台電視而已,還叨念了這麼多。原本我是打算寫看奧運開幕的感想的啊...

2012/07/14

蜂窩


討厭不明生物入侵我的生活,這個偶然發現的拳頭大的蜂窩,像個巨大的恐懼網子壟罩著我。一直希望不要再出現這樣為難的抉擇戲碼,每次出現在生活周遭的各種昆蟲與動物,都只是在告訴我一件事情:「這是我的地盤,請離開 ! 」我的房子裡面,淨是沒有生命的東西。

為了完成淨空的任務,即使殺生是最快的方式,也在所不惜。什麼慈悲心? 什麼戒律? 維持地盤的安全無虞,才是決策的最高指導原則。

整個晚上,我感覺公寓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不,應該說,我個人的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我幻想著冷氣機即將崩壞,整個牆面都將垮掉,然後整個蜂群、各種昆蟲、甚至人,或任何我所無法名之的威脅都將隨之靠近。

近乎虐待的,我不允許自己睡,我沉浸在咀嚼著這個恐怖的內外界線。為什麼這麼明顯,這麼切割,這麼巨大,又這麼的侷限。我的身體像是一個箱子,然後又造了一個房子,把自己裝進去。


滿心期待友善的消防隊員會幫我驅趕走這些蜂群,這一切的問題都將不再,剩下的只有睡眠不足的問題罷了。

當我得知,消防隊員處理蜂窩的方法,只是DDT加上勇氣之後。期待顧全我「不殺生」的戒律,用著虛弱的聲音請教他們是否可以不殺? 他們用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我,直到走出我的家門,都還在討論著類似這樣的內容「怎麼會有人想要不殺蜂,然後放生,這麼不切實際的處理方式 ?!」

當其中一人說出:「你不殺他們,放生之後,他們又會去別的地方築巢。」我心中想:「我只是想把我不喜歡的東西推給別人,放在看不見的地方。」於是我點點頭,心中持著佛號,允許他們大開殺戒。

DDT的氣味溢滿了整個屋子,心中的佛號就像是在提醒著我的偽善。我像是個允許執行納粹毒氣室酷刑的劊子手,心裡有一個部份,我感覺它正在死亡與疼痛。 我知道我其實是個殺人犯,但此時在眾人面前哭泣,實在太矯情。虛弱的道謝著,送走了這些為了替我解決難題而殺了蜂的人們。錯不在他們,但我仍討厭著這粗魯的處理方式。

我們建立了都市,按照我們的步調安全的生活著。這些蜂,沒有地方可去。如果可以,誰不想在一個安全的山洞或是樹叢間築巢,偏偏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地方了。

這些蜂,每天過著同樣的作息,用著高超的工法建築著他們堅固的家,跟我們沒有多大的不同。 我們每天固定作息,賺錢,然後付貸款,建築我們堅固的家。他們為了保全自己的窩,攻擊人;我們為了保全自己的窩,殺了他。

我們其實沒有太多的不同。

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傷害的事物不知凡幾。


我們都一樣也沒看清,這安全的圍牆有多麼脆弱。

2012/06/10

爺爺摔跤了

這是妹妹讀大學時,替奶奶拍的底片生活照,非常珍貴。
因為這是我們每天相處的奶奶,完全沒有經過美化與修飾。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一轉眼他已經過世12年了。


昨天6/9,爺爺摔了一跤,磕到頭,縫了四針,乍看沒什麼大礙。但我驚覺到一件事情,他老了。不知不覺間,即使他還是很愛逞能、不愛麻煩別人,但他老了。再怎樣都回不去。

在奶奶還沒過世前,我從來沒想過要幫她拍張照,或是多呆在她身邊一刻。當時的我,從沒想過人會死,即使當時她已經躺在病床上動也不能動。

終於,現在的我知道人總有一天會離開。有可能是突然的,也可能是漸進的。我也能理解未能珍惜與離開的親人間最後的回憶與交流,是多麼令人扼腕。而且我們仍然不斷的重複著忽略問題的過程,並且允許自己不斷的後悔。

突然我了解到,我有責任,該要紀錄起這一切。為了分佈世界各地的所有家人還有我自己。

奶奶的愛,就是不斷作好吃的飯菜給我們吃,看我們開心的表情。爺爺的愛,很隱晦,但他確實是愛著我們。他收集著許多我們過往的照片、還有一張寫滿了大家生日的紙片。每年生日,只要是在他身邊的孩孫,都會收到一個小紅包。這是他老了之後養成的習慣,從未間斷,紅包上面可以寫祝福的話,順便可以練練他的書法。

爺爺的愛,年輕時不很討喜。總是用一種嚴格,甚至不近情理的方式教育著大家。現在老了,他其實還是渴望跟大家親近,雖然他總是不願意麻煩人,但我知道,他很寂寞。

爺爺在大樓的健身房踩著腳踏車,被愛作怪的孫女拍下。

我常常覺得自己很忙、很累、很煩,只抽出最少的時間給家人,甚至是爺爺。在社會工作許久,只學會了關心專案與人際關係的維繫,卻鮮少認真的去跟家人聊聊天。但真正會讓自己後悔的,卻常常是與親人擦肩而過,並非是晚了一年升官、或是搞糟了一個專案。

找話題跟一個很親近卻總覺得不熟悉的親人聊天,有時是件困難的事情。這就像是跟我們自己對話一樣,有時面對自己,我們常不清楚該跟自己說些什麼。慢慢的,我知道,甚至只是單單陪伴在爺爺身邊,什麼話都不說、不用交際、不用在意自己的表現,只是看著他、或是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他就很知足開心了。

爺爺這輩子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這當中有好的、有壞的, 而我們常以此為評價。走過這麼多之後,我只知道,爺爺是個敏感纖細的看護者,看護著我們家所有的人。即使到了垂垂老矣的時刻,仍期許自己成為這樣的一個角色。

希望,我能成為爺爺的看護者,他這輩子,也夠累了。

總有一天,我會開始接不到爺爺打來要我去拿掛號信的電話,總有這麼一天。


求好心切

當我決定不再努力後,這才發現,自己之前緊抓跟努力的,是一顆求好心切的虛妄的心。每天一早,從睜開眼,就開始批判、鞭策自己。心中的分別、推演,只是為了確認自己是好的、對的。這些定位點,環繞成一個心目中的「我的形象」。一直害怕放掉的,就是這股心中的「氣」,它就像是我的推動力,總害怕它消失後,我就毀了。

發現自己作不好、作不到、表現不好時,我因為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便開始責怪。我可以花上一天又一天來責備別人,轉移自己的真正問題。

但我真正要對治的,不是事情作不好。任何事情只要願意花一點心思,總不會太差,尤其我甚至會迴避掉我不擅長的題目。所以我常常深陷其中看不見問題,也不認為「緊抓著好的」這件事情會是個問題。

這個巧妙的陷阱,如此看不出破綻,卻又必須要讓它死去。它是「我」存在的準則,也是我慢的核心。在它未死之前,任何一點讚美與善意,都成為滋養它成長的養分。任何事項上的成就,都被視為對它的肯定。事實上,所有的好跟它並無全然的關連;就像所有的壞也跟另一個我不認同的部份沒有關連。

許多的邪知見也因此而生。在我的觀念中,一個一直犯錯的人,就不可能對,也沒有資格說話,更沒有資格活著 (極端的想法) 。有這個觀念,就會讓我一直不停的傷害別人,傷害任何不完美的人,包括我自己。有趣的是,因為老師善用這個想法,就讓我把自己的虛妄心給逼死。

這也讓我發現到,一件事情絕不可能只有一個意義,但更不要侷限成只有兩個意義 (正跟負)。

分別、揀選的念頭仍會不時出現,只能在知道他是為了成就一個「好的自我形象」而作,就停下它。分別的作用仍在,我知道高低大小,但不是用在建立、確認「我」而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察覺而已,這只是剛剛開始,還沒死透前,殭屍很容易就會死而復生。

# # #

正巧今天是奶奶生日, 願將所有功德迴向給她。因為有她來到世上,才給了我愛的種子,讓我不知足的人生有依靠,不至於走歪太多,還有機會改變自己。阿彌陀佛。

2012/06/09

真難走

真難走。
也許根本都還沒走。
就像是一直比稿被打槍的感覺。
腦袋越來越差。
也越來越沒自信。
我什麼都看不到。也聽不懂。
那都是別人的答案。不是我的。
白費這些時間是做了什麼。
每天也只會窩在家裡發悶。
上班。又忙又散心。更看不到。
唯一做得好的。只有照顧自己跟工作。
也沒好好關心家人。也沒做什麼好事。
我簡直就像是為了逃避跟散漫而設計的。
也許真的沒救了吧。
我還真不能忍受失敗。只喜歡可以被讚美的事情。也無法忍受嘲笑。
這輩子逃掉不少東西。抗壓力蠻低的。
終於了解看不懂的心情了。真覺得自己像白痴。沒說話的資格。

2012/06/02

沉默的日子

我好想說些什麼,卻又說不出什麼像樣的話。

只好就這樣一直沉默。


2012/05/23

給妹妹

「姐,你這禮拜會去爺爺那邊嗎? 可不可以幫我拿信?」剛接完爺爺電話的妹妹問我。

你很久都沒去了對吧?! 如果我沒去,信沒拿到沒關係吧?」我不假思索的回答。

..... 之後的對白,在我的腦中是嗡嗡嗡嗡的帶過,我不知道妹妹心裡想什麼,至少我心中只剩下嗡嗡嗡 ....

不管之後用多少和緩的語句去縫補,在一開始用指責的方式說話,是我不假思索跳出口的對白。當話一說出口,我自己也嚇了一大跳,說真的,我並沒有「真的」想要指責什麼。但我知道自己的心裡,有轉過一圈固定的情緒反應。

你很久都沒去了對吧?!

這句話有些對公平的要求,有點成見,有點壓力,然後轉化成指責的言語,如此直接。

關上正在看的影片,我覺得我有責任去面對自己曾經說過的話。關小了電視的聲音,妹妹狐疑的看著我,正好他手裡的遊戲也死了。我其實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好,實在很少作這樣的事情,讓我顯得有點兒笨拙。

看著妹妹的眼睛我說:「剛剛我講的話,並不表示我真的指責你什麼。」

妹妹照例搖搖頭,說他其實沒放在心上。我說:「也許照慣例,你會覺得你真的不在意,但我知道那是個有些指責的話,也許你其實傷心了,但你不希望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我要讓你了解,我剛剛說的話其實是不對的。」

「那樣指責的話,並不表示你真的作錯了什麼。那是一個姐姐很糟的習慣,暫時還改不掉的習慣。我很努力的想要改正它,但還沒有這麼快。我希望你知道,你並不是真的做錯了什麼,也沒有什麼要被指責。不是你作的不好,世界上也沒有人可以完全作得好,包括我。如果有事情沒去也沒關係,我有去一定會幫你拿。」我說。然後捏了捏妹妹發呆的臉,進房間繼續看影片。

其實我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那是個好難傳達的感受。

我終於知道,在粗淺的意念上,是存在著「有意」與「無意」 的狀態。也就是你確實會發生說出口一件傷人的事情,但你確實不是有意的。但在深刻的意念上,其實並不存在「無意」這件事情,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的。

認清這件事情,並不會讓我變得殘忍。承認自己總是如此「有意」的作出許多傷人的事情,意外的並不會讓我變得對自己與旁人充滿憤恨。

我開始了解到,我的內在有一股力量,一種以往我無法控制的力量, 在控制著我。讓我在彈指間、即使仍放鬆的時刻,馬上就箭拔孥張的出口指責。也許我再靜一點、再慢一點,這樣的情況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減少。我可以讓它從「無意」變「有意」。

我所痛恨的,從小被那些大人所作的「指責式的教育」,是如此完整的傳承到我身上。也許產生的原因是不同的,但那指責的手法是如此類似。我開始了解到,他們是如何從他們的生長環境得到傳承,而且有多麼的「無意」。

重要的是,妹妹,我知道那有多痛。而我希望你知道,你不是真的有作錯什麼,那些說話的人也不是真的有意。希望你能原諒並且幸福。

                                                                                                                                   姐姐

2012/05/17

傑西的家 : 桃園大溪 三天兩夜靜心小旅

 
傑西的家 外觀

這從來都不是在計畫內的行程,但時間一到,大家總是自然就起了點出去走走的心情。成行,說快不快,說慢不慢,朋友們密集的收集著資料,而我,只負責附和就好。一直以來都很珍惜每次的出遊,你要說他是打禪,還是旅行,對我來說沒有太多的分別。很少有這樣的遊玩方式,是這麼安靜,留了空白,卻又不覺得寂寞。

去年在三芝,我們度過了很特別的兩天一夜,可惜民宿在路邊有點吵雜。這次,為了找到更大的更安靜的打坐地點, 實在是花費了不少工夫,我這個容易灰心者其實一直覺得是不可能找到的。

沒想到可以在大溪找到這麼棒的地點,傑西的家。不知道是否因為場地太棒,這次的活動延長成三天兩夜。但因為朋友們太會精算了,我覺得費用真的超省的,我們多的錢甚至還可以捐出去呢。


沒住過這麼大的,又有落地窗的房間,這次也算是大開眼界了! 本想說床單會很髒,我這人會過敏,沒想到竟然沒事兒~ 看來房間還是挺乾淨的。但我只要太亮就睡不著,終於知道有落地窗的房間還真是沒窗簾不成。



我這人最愛餐桌了~!最右邊的那個座位可以看到整個大客廳,是我最愛的寶座。坐在那邊發呆,不用接電話、不用趕通告、不用管進度表、不用應付白痴問題,啥事都不用管,只要跟自己在一起,讓我有種回到兒時單純的錯覺。白天太陽很大,風徐徐的吹,也不悶熱,晚上很快就涼了,也不用開電扇,這就是大自然調節溫度的力量吧。

客廳真的好大又寬敞,可以自由的滾來滾去。不過蟲子有點多,晚上關了燈才發現,原來有螢火蟲飛進來耶~! 後來這塊空地放滿了我們的蒲團,很難得我有機會打了好多支香啊~平日在家好偷懶,又不可能常常去打禪,這次的活動讓我有種有放鬆又有用功到的感覺。打坐時間一長,就可以看見自己方法用得好不好,當打得我有點無聊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方法用錯啦~



是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我們遇到了超級月亮。好圓好亮,關上燈,我們在月光下交換了三天的心得。很是浪漫。


這趟旅途中,我們是自己一次帶足三天的糧食,自己烹調。我特別感謝朋友們替我們張羅吃喝,常覺得能認識大家真好。哈~ 不是因為不用動手,而是大家都好體貼,很懂得為別人著想。當我從工作中抽離,更能感受到不自私是多麼可貴。再來,掌廚的朋友寫過食譜,自然味道跟營養都是沒話說的 ! 請看這兒



旅途中的一大意外,就是我們竟然散步就可以走到石門水庫。小時候常常笑別人拉鍊沒拉叫做:石門水庫沒關,這水庫應該算是很有名了~ 不過這是我第一次到石門水庫,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但也很高興我來這兒不是吃活魚三吃,有時當個很簡單的過客其實不錯。

另一大意外是,我們散步經過民宿花園,民宿的老闆熱情的招呼我們,還讓我們抱到剛出生的小雞。能夠大老遠的從台北過來,這麼恰巧的抱到這隻小雞,也算是有緣。我常會想,那那些父母、兄弟、情人、夫妻、朋友、同事... 會是要有多大的糾葛跟緣份才能相遇啊。這隻在雞道的小雞,希望他能早日解脫雞道有機會修行。

雖然不像2011年這麼多愁善感,但我喜歡2012年這不黏膩的感覺。簡單、清楚,或著說,清楚的知道自己還不夠、不足,還可以再更努力更精進的處理自己的課題。 看見自己心裡遺憾著跟2011年大家相處的感受不同,可惜著應該要更熱鬧更有收穫的念頭,知道自己是這麼的眷戀著。但往另一個角度想,本來就不該緊抓著每次出遊都該有個 "得到"。 放下這個 "得到",比起我真的得到什麼,還要重要得多。而我也從關係看見,大家比以前都進步了。

今年一直有種 "進行中" 的感覺,本來這個5/4的活動,早該寫了,但心裡頭卻沒法停駐下來。我很想去看看前面有些什麼,再前面可以有些什麼。雖然,那裡有著極大的恐懼,但我想,也該受了。受了該受的業,面對自己,就只能這樣子的斬釘截鐵的去做了。不然就算玩個101夜,有著再多的感想感觸,都只是鏡花雪月、空留遺憾。

有想要去傑西的家辦家族聚會嗎? 我覺得蠻適合的,不過不要問我電視機怎麼開=_=,他客廳那台50吋左右的大電視機,我們三天都沒開過。

分享:傑西的家 - 適合聚會的民宿 網站

2012/05/13

重回果貿二村七號

所有的人老得老、死得死,一切都變了。

但你的眼,究竟看到了什麼?

一夜又一夜,我不斷重回果貿二村七號。

我彷彿又聽見鍋鏟有力的攪動聲,小黃在叫,鄰居的小朋友被媽媽大聲叫回去吃飯。路燈點亮了,飛蛾在燈光下撲動著。 偶而有人跑進來買米酒、醬油,我大聲的問著價錢,當起了小掌櫃。通常桌上會有饅頭、蔥油餅、稀飯當作主餐的選擇,我印象中,不記得有挨餓過,煩惱的只是究竟要不要多吃一碗綠豆稀飯拌紅糖。

如果可以,我多麼希望時光就此停滯。但內心中,又十分的渴望逃離與長大。

總以為真正的痛苦在下一秒就可以消失,只要離開現在就好了,只要離開現在的痛苦就好了。我在心中不停的叨念著「也許逃離就好了」。

那為什麼,我有一個好大的不捨的空洞,總是填不滿,填不滿,填不滿。

那個煩惱的我,同時也是不捨的我。

終究,我還是得回到果貿二村七號。


2012/05/03

恨的發酵物

他說:若我這次退讓,他們之後就會對我予取予求。

我說:若你這次逃避,你下次還是得面對這個問題。

同樣一件事情,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前面的充滿了恨與自我保護,後者則是去面對。

我終於發現某些憂鬱症的患者,原來是被怨恨所填塞而成,並且找不到出口。

2012/05/01

停下腳步

當我開始放慢腳步後,漸漸感受不到工作除了賺錢之外的意義。

每天,在陽光之下進入辦公室,總是只能在霓虹燈的迎接下步出。心中總是感嘆著「又這樣活了一天,卻什麼都還沒作。」

同事熱切的跟我說著新的提案,我卻淡淡的回應,絲毫沒有熱度。雖然,我也提出我新穎的意見,但我是溫冷的。

我知道, 我沒有壞掉,只是我不想假裝感興趣,不想演出過份激情的戲碼。

有時候我疲倦的想逃離工作,為得是不想額外作出多餘的回應,但逃離的我,卻又蹲躺在電視機前虛耗折磨。

疲倦於追逐著一項又一項的專案,卻常看著現在眼前的客戶沒受到好的對待。多麼希望大家能調整一下步伐,好好的照顧一下目前的產品,而非只是追逐追逐追逐~ 彷彿最成功的商品都在後頭,現在的差不多就好?

看著辦公室沉悶的氣氛,誰說人的靈性已死? 其實大家都隱約的感受到一股低潮,但我們誰都不願意說破。好像一開口,憂鬱就會傾洩而出。

無法為任何事情負責,我們比自己想像的還要不足。但也因為跪下了,反而正巧足以接下擔子,比起那個自以為挺直腰桿的假象更有勇氣。

我以為的停下不是停下,我以為的向前不是向前。

在還沒有看清之前,我用盡所有的勇氣去迎接我的逃避。每一刻,當我按下鬧鐘開始,起身,每一天,都得投身面對。

現代的勞工,是可憐的,比起田埂上的農夫、山裡的獵人,我們少了好多。

少了很多 - 留白。


勞工節快樂~

2012/04/08

關於錢的感觸

有錢不一定會關心人,
關心人不一定要用錢;
有心,可以作到很多錢辦不到的事情,
有心,錢的價值就不同了;
錢可以做很多事,
但真正讓錢顯得萬能的,
卻是一份心。

常常在記帳、投資、計算 ...
但卻直到現在才慢慢發現,原來錢可以有其他意義。
甚至,當不緊緊抓著的時候,
才真的知道我是在用錢,不是被錢用著。

雖然我還是挺愛錢的,但突然有個小小的感觸。

2005-2014©果貿二村七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