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這麼多個年頭,花了不少錢,也開始存了錢。擁有很多東西,並且重複不停的購買許多東西。吃得一向不錯,開始了解素食之後,吃得更精緻營養了起來。活得越來越好,日子比起一般人算是過得不錯。也有一片遮雨的屋瓦,雖然只是租的,卻也乾淨安全。家人、朋友、同事都是很善良的人,沒有什麼大奸大惡之徒。
但今天看了一句話,卻無法贊同更多:佛法之財是唯一值得擁有的財富。
只有這個財富,讓我不懼不怕、不虞匱乏。
這句話是出自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 ,我還沒看書,只是很喜歡這句話而已,分享給大家。
2012/09/06
2012/08/23
單國璽病中感言
宗教領袖們逐漸凋零,這是人生無法阻擋的必然。單國璽樞機主教分享的這篇故事,讓我十分感動。希望能夠分享給所有的朋友們。
單國璽病中感言 病痛掏空自己 治療虛榮心
修行也不過就是如此吧,把自己逐漸鍛鍊成一把銳利的刀,將貢高我慢的狂妄自我一片一片的削掉、一片一片的削掉。日日的冶煉,為得不是那份榮耀、傲慢、金錢,為得是與上帝的距離更加靠近。
看完有感動、有慚愧,希望老年時的自己也能鍛鍊出這樣的能力,樂觀看待自己的病痛、積極面對自己的死亡。更重要的是,這一路都不能放棄,不放棄才能不愧對這份期許。
單國璽病中感言 病痛掏空自己 治療虛榮心
修行也不過就是如此吧,把自己逐漸鍛鍊成一把銳利的刀,將貢高我慢的狂妄自我一片一片的削掉、一片一片的削掉。日日的冶煉,為得不是那份榮耀、傲慢、金錢,為得是與上帝的距離更加靠近。
看完有感動、有慚愧,希望老年時的自己也能鍛鍊出這樣的能力,樂觀看待自己的病痛、積極面對自己的死亡。更重要的是,這一路都不能放棄,不放棄才能不愧對這份期許。
2012/07/31
是什麼?
在睡夢中,突然了然了為何冷氣窗會凸一塊,主要是外加的遮雨棚,因為颱風吹的力量太大,部分木製的冷氣框都被吹陷入室內,也就是說對外的冷氣窗木框老朽到快壞了。但還沒壞,還堪用。
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一直在擔憂著未來,一直希望能作些補強,也知道目前也什麼都不能作。因為應該是要全換了,但目前還不太適合找工人(?) 我有點卡住,有點煩惱,有很多的在意,有很多的拋不下。這大環境的一切,一直逼著我、逼著我、逼著我。好像要告訴我一件,我不了解的、或不想了解的事情。
我有點難過,也或許日子過的有點忙碌茫然,也或許過得很好。
我不太懂,是不是真的有什麼需要懂得的?
常常很率直的就回應了一些態度,卻發現別人應該很在乎。那我呢? 我在乎嗎? 為什麼在乎? 為什麼要因為別人的在乎而在乎? 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究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2012/07/29
買人生第一台電視機
最近狠下心買了40吋sony高清LED電視,但頂多看看第四台,心想數位跟類比沒太大差別吧 (?) 那天心血來潮想說把數位天線裝起來,可以測試一下順便看看奧運。裝好數位天線的成就感,跟看到畫面的震撼感幾乎是一樣的,心裡不斷的吶喊著「以前我為什麼拼命忍耐糟糕的畫質啊 !」
雖然在大賣場可以看到清晰的畫面,知道現今數位科技的進步,但我對於改善自己的視聽品質一直沒有太多的想法,甚至從來沒想過要搬一台回家擺脫那個20吋CRT的狹小視野。就算廠商送了一台數位天線,我也意興闌珊的沒很想安裝起來。
買之前也考慮了好久,總覺得擴充視聽享受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總覺得應該要多多作「正事」,例如讀讀書啦, 刺刺繡啦,錢不可以亂花 ...一直還受著自己心裡分別對立的價值觀所制約,害怕去面對自己對於好的享受的追求。明明錢花在穿衣打扮上一點都不手軟。
也覺得要讓自己生活環境變好,一定要等到買了自己的房子之後。那如果一直沒命買自己的家,就一輩子這樣忍耐下去嗎?
我的個性有許多很僵化的部分,很習慣舊有的積習,習慣手邊現有的環境。 改變,常會讓我痛苦、罪惡。遏止我改變的,常是心中很詭異的聲音。例如電視=不好的;對現狀知足=好的。
電視看多了,開了電視看就不知道關上,當然是不好的。但看電視跟買電視是兩回事情。若為了阻止自己多看,而一直傷害視力忍受很糟的畫質,也是很奇怪的事情。另外,對現狀知足,跟差不多就好的個性,也是兩回事。遇到問題不解決、該作的事情不去作,也是我安慰自己、允許自己逃避的藉口。
還有對於「家」的想像,總覺得有一個不變的、屬於自己的、最終的環境,那是值得去經營的。於是現下的每一刻都被我不斷的犧牲,去期許未來的某一刻會發生。就算我真的買了一棟房,我仍然只是這個時間流上的過客啊。當我發現不管如何等待與經營,我終究只是過客、只是過客後,我才願意開始慢慢的接受、珍惜我眼前的每刻的生活。
不過買台電視而已,還叨念了這麼多。原本我是打算寫看奧運開幕的感想的啊...
雖然在大賣場可以看到清晰的畫面,知道現今數位科技的進步,但我對於改善自己的視聽品質一直沒有太多的想法,甚至從來沒想過要搬一台回家擺脫那個20吋CRT的狹小視野。就算廠商送了一台數位天線,我也意興闌珊的沒很想安裝起來。
買之前也考慮了好久,總覺得擴充視聽享受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總覺得應該要多多作「正事」,例如讀讀書啦, 刺刺繡啦,錢不可以亂花 ...一直還受著自己心裡分別對立的價值觀所制約,害怕去面對自己對於好的享受的追求。明明錢花在穿衣打扮上一點都不手軟。
也覺得要讓自己生活環境變好,一定要等到買了自己的房子之後。那如果一直沒命買自己的家,就一輩子這樣忍耐下去嗎?
我的個性有許多很僵化的部分,很習慣舊有的積習,習慣手邊現有的環境。 改變,常會讓我痛苦、罪惡。遏止我改變的,常是心中很詭異的聲音。例如電視=不好的;對現狀知足=好的。
電視看多了,開了電視看就不知道關上,當然是不好的。但看電視跟買電視是兩回事情。若為了阻止自己多看,而一直傷害視力忍受很糟的畫質,也是很奇怪的事情。另外,對現狀知足,跟差不多就好的個性,也是兩回事。遇到問題不解決、該作的事情不去作,也是我安慰自己、允許自己逃避的藉口。
還有對於「家」的想像,總覺得有一個不變的、屬於自己的、最終的環境,那是值得去經營的。於是現下的每一刻都被我不斷的犧牲,去期許未來的某一刻會發生。就算我真的買了一棟房,我仍然只是這個時間流上的過客啊。當我發現不管如何等待與經營,我終究只是過客、只是過客後,我才願意開始慢慢的接受、珍惜我眼前的每刻的生活。
不過買台電視而已,還叨念了這麼多。原本我是打算寫看奧運開幕的感想的啊...
2012/07/14
蜂窩
討厭不明生物入侵我的生活,這個偶然發現的拳頭大的蜂窩,像個巨大的恐懼網子壟罩著我。一直希望不要再出現這樣為難的抉擇戲碼,每次出現在生活周遭的各種昆蟲與動物,都只是在告訴我一件事情:「這是我的地盤,請離開 ! 」我的房子裡面,淨是沒有生命的東西。
為了完成淨空的任務,即使殺生是最快的方式,也在所不惜。什麼慈悲心? 什麼戒律? 維持地盤的安全無虞,才是決策的最高指導原則。
整個晚上,我感覺公寓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不,應該說,我個人的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我幻想著冷氣機即將崩壞,整個牆面都將垮掉,然後整個蜂群、各種昆蟲、甚至人,或任何我所無法名之的威脅都將隨之靠近。
近乎虐待的,我不允許自己睡,我沉浸在咀嚼著這個恐怖的內外界線。為什麼這麼明顯,這麼切割,這麼巨大,又這麼的侷限。我的身體像是一個箱子,然後又造了一個房子,把自己裝進去。
滿心期待友善的消防隊員會幫我驅趕走這些蜂群,這一切的問題都將不再,剩下的只有睡眠不足的問題罷了。
當我得知,消防隊員處理蜂窩的方法,只是DDT加上勇氣之後。期待顧全我「不殺生」的戒律,用著虛弱的聲音請教他們是否可以不殺? 他們用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我,直到走出我的家門,都還在討論著類似這樣的內容「怎麼會有人想要不殺蜂,然後放生,這麼不切實際的處理方式 ?!」
當其中一人說出:「你不殺他們,放生之後,他們又會去別的地方築巢。」我心中想:「我只是想把我不喜歡的東西推給別人,放在看不見的地方。」於是我點點頭,心中持著佛號,允許他們大開殺戒。
DDT的氣味溢滿了整個屋子,心中的佛號就像是在提醒著我的偽善。我像是個允許執行納粹毒氣室酷刑的劊子手,心裡有一個部份,我感覺它正在死亡與疼痛。 我知道我其實是個殺人犯,但此時在眾人面前哭泣,實在太矯情。虛弱的道謝著,送走了這些為了替我解決難題而殺了蜂的人們。錯不在他們,但我仍討厭著這粗魯的處理方式。
我們建立了都市,按照我們的步調安全的生活著。這些蜂,沒有地方可去。如果可以,誰不想在一個安全的山洞或是樹叢間築巢,偏偏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地方了。
這些蜂,每天過著同樣的作息,用著高超的工法建築著他們堅固的家,跟我們沒有多大的不同。 我們每天固定作息,賺錢,然後付貸款,建築我們堅固的家。他們為了保全自己的窩,攻擊人;我們為了保全自己的窩,殺了他。
我們其實沒有太多的不同。
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傷害的事物不知凡幾。
我們都一樣也沒看清,這安全的圍牆有多麼脆弱。
2012/06/10
爺爺摔跤了
這是妹妹讀大學時,替奶奶拍的底片生活照,非常珍貴。
因為這是我們每天相處的奶奶,完全沒有經過美化與修飾。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一轉眼他已經過世12年了。
昨天6/9,爺爺摔了一跤,磕到頭,縫了四針,乍看沒什麼大礙。但我驚覺到一件事情,他老了。不知不覺間,即使他還是很愛逞能、不愛麻煩別人,但他老了。再怎樣都回不去。
在奶奶還沒過世前,我從來沒想過要幫她拍張照,或是多呆在她身邊一刻。當時的我,從沒想過人會死,即使當時她已經躺在病床上動也不能動。
終於,現在的我知道人總有一天會離開。有可能是突然的,也可能是漸進的。我也能理解未能珍惜與離開的親人間最後的回憶與交流,是多麼令人扼腕。而且我們仍然不斷的重複著忽略問題的過程,並且允許自己不斷的後悔。
突然我了解到,我有責任,該要紀錄起這一切。為了分佈世界各地的所有家人還有我自己。
奶奶的愛,就是不斷作好吃的飯菜給我們吃,看我們開心的表情。爺爺的愛,很隱晦,但他確實是愛著我們。他收集著許多我們過往的照片、還有一張寫滿了大家生日的紙片。每年生日,只要是在他身邊的孩孫,都會收到一個小紅包。這是他老了之後養成的習慣,從未間斷,紅包上面可以寫祝福的話,順便可以練練他的書法。
爺爺的愛,年輕時不很討喜。總是用一種嚴格,甚至不近情理的方式教育著大家。現在老了,他其實還是渴望跟大家親近,雖然他總是不願意麻煩人,但我知道,他很寂寞。
爺爺在大樓的健身房踩著腳踏車,被愛作怪的孫女拍下。
我常常覺得自己很忙、很累、很煩,只抽出最少的時間給家人,甚至是爺爺。在社會工作許久,只學會了關心專案與人際關係的維繫,卻鮮少認真的去跟家人聊聊天。但真正會讓自己後悔的,卻常常是與親人擦肩而過,並非是晚了一年升官、或是搞糟了一個專案。
找話題跟一個很親近卻總覺得不熟悉的親人聊天,有時是件困難的事情。這就像是跟我們自己對話一樣,有時面對自己,我們常不清楚該跟自己說些什麼。慢慢的,我知道,甚至只是單單陪伴在爺爺身邊,什麼話都不說、不用交際、不用在意自己的表現,只是看著他、或是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他就很知足開心了。
爺爺這輩子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這當中有好的、有壞的, 而我們常以此為評價。走過這麼多之後,我只知道,爺爺是個敏感纖細的看護者,看護著我們家所有的人。即使到了垂垂老矣的時刻,仍期許自己成為這樣的一個角色。
希望,我能成為爺爺的看護者,他這輩子,也夠累了。
總有一天,我會開始接不到爺爺打來要我去拿掛號信的電話,總有這麼一天。
求好心切
當我決定不再努力後,這才發現,自己之前緊抓跟努力的,是一顆求好心切的虛妄的心。每天一早,從睜開眼,就開始批判、鞭策自己。心中的分別、推演,只是為了確認自己是好的、對的。這些定位點,環繞成一個心目中的「我的形象」。一直害怕放掉的,就是這股心中的「氣」,它就像是我的推動力,總害怕它消失後,我就毀了。
發現自己作不好、作不到、表現不好時,我因為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便開始責怪。我可以花上一天又一天來責備別人,轉移自己的真正問題。
但我真正要對治的,不是事情作不好。任何事情只要願意花一點心思,總不會太差,尤其我甚至會迴避掉我不擅長的題目。所以我常常深陷其中看不見問題,也不認為「緊抓著好的」這件事情會是個問題。
這個巧妙的陷阱,如此看不出破綻,卻又必須要讓它死去。它是「我」存在的準則,也是我慢的核心。在它未死之前,任何一點讚美與善意,都成為滋養它成長的養分。任何事項上的成就,都被視為對它的肯定。事實上,所有的好跟它並無全然的關連;就像所有的壞也跟另一個我不認同的部份沒有關連。
許多的邪知見也因此而生。在我的觀念中,一個一直犯錯的人,就不可能對,也沒有資格說話,更沒有資格活著 (極端的想法) 。有這個觀念,就會讓我一直不停的傷害別人,傷害任何不完美的人,包括我自己。有趣的是,因為老師善用這個想法,就讓我把自己的虛妄心給逼死。
這也讓我發現到,一件事情絕不可能只有一個意義,但更不要侷限成只有兩個意義 (正跟負)。
分別、揀選的念頭仍會不時出現,只能在知道他是為了成就一個「好的自我形象」而作,就停下它。分別的作用仍在,我知道高低大小,但不是用在建立、確認「我」而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察覺而已,這只是剛剛開始,還沒死透前,殭屍很容易就會死而復生。
# # #
正巧今天是奶奶生日, 願將所有功德迴向給她。因為有她來到世上,才給了我愛的種子,讓我不知足的人生有依靠,不至於走歪太多,還有機會改變自己。阿彌陀佛。
發現自己作不好、作不到、表現不好時,我因為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便開始責怪。我可以花上一天又一天來責備別人,轉移自己的真正問題。
但我真正要對治的,不是事情作不好。任何事情只要願意花一點心思,總不會太差,尤其我甚至會迴避掉我不擅長的題目。所以我常常深陷其中看不見問題,也不認為「緊抓著好的」這件事情會是個問題。
這個巧妙的陷阱,如此看不出破綻,卻又必須要讓它死去。它是「我」存在的準則,也是我慢的核心。在它未死之前,任何一點讚美與善意,都成為滋養它成長的養分。任何事項上的成就,都被視為對它的肯定。事實上,所有的好跟它並無全然的關連;就像所有的壞也跟另一個我不認同的部份沒有關連。
許多的邪知見也因此而生。在我的觀念中,一個一直犯錯的人,就不可能對,也沒有資格說話,更沒有資格活著 (極端的想法) 。有這個觀念,就會讓我一直不停的傷害別人,傷害任何不完美的人,包括我自己。有趣的是,因為老師善用這個想法,就讓我把自己的虛妄心給逼死。
這也讓我發現到,一件事情絕不可能只有一個意義,但更不要侷限成只有兩個意義 (正跟負)。
分別、揀選的念頭仍會不時出現,只能在知道他是為了成就一個「好的自我形象」而作,就停下它。分別的作用仍在,我知道高低大小,但不是用在建立、確認「我」而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察覺而已,這只是剛剛開始,還沒死透前,殭屍很容易就會死而復生。
# # #
正巧今天是奶奶生日, 願將所有功德迴向給她。因為有她來到世上,才給了我愛的種子,讓我不知足的人生有依靠,不至於走歪太多,還有機會改變自己。阿彌陀佛。
2012/06/09
真難走
真難走。
也許根本都還沒走。
就像是一直比稿被打槍的感覺。
腦袋越來越差。
也越來越沒自信。
我什麼都看不到。也聽不懂。
那都是別人的答案。不是我的。
白費這些時間是做了什麼。
每天也只會窩在家裡發悶。
上班。又忙又散心。更看不到。
唯一做得好的。只有照顧自己跟工作。
也沒好好關心家人。也沒做什麼好事。
我簡直就像是為了逃避跟散漫而設計的。
也許真的沒救了吧。
我還真不能忍受失敗。只喜歡可以被讚美的事情。也無法忍受嘲笑。
這輩子逃掉不少東西。抗壓力蠻低的。
終於了解看不懂的心情了。真覺得自己像白痴。沒說話的資格。
也許根本都還沒走。
就像是一直比稿被打槍的感覺。
腦袋越來越差。
也越來越沒自信。
我什麼都看不到。也聽不懂。
那都是別人的答案。不是我的。
白費這些時間是做了什麼。
每天也只會窩在家裡發悶。
上班。又忙又散心。更看不到。
唯一做得好的。只有照顧自己跟工作。
也沒好好關心家人。也沒做什麼好事。
我簡直就像是為了逃避跟散漫而設計的。
也許真的沒救了吧。
我還真不能忍受失敗。只喜歡可以被讚美的事情。也無法忍受嘲笑。
這輩子逃掉不少東西。抗壓力蠻低的。
終於了解看不懂的心情了。真覺得自己像白痴。沒說話的資格。
2012/06/02
2012/05/23
給妹妹
「姐,你這禮拜會去爺爺那邊嗎? 可不可以幫我拿信?」剛接完爺爺電話的妹妹問我。
「你很久都沒去了對吧?! 如果我沒去,信沒拿到沒關係吧?」我不假思索的回答。
..... 之後的對白,在我的腦中是嗡嗡嗡嗡的帶過,我不知道妹妹心裡想什麼,至少我心中只剩下嗡嗡嗡 ....
不管之後用多少和緩的語句去縫補,在一開始用指責的方式說話,是我不假思索跳出口的對白。當話一說出口,我自己也嚇了一大跳,說真的,我並沒有「真的」想要指責什麼。但我知道自己的心裡,有轉過一圈固定的情緒反應。
你很久都沒去了對吧?!
這句話有些對公平的要求,有點成見,有點壓力,然後轉化成指責的言語,如此直接。
關上正在看的影片,我覺得我有責任去面對自己曾經說過的話。關小了電視的聲音,妹妹狐疑的看著我,正好他手裡的遊戲也死了。我其實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好,實在很少作這樣的事情,讓我顯得有點兒笨拙。
看著妹妹的眼睛我說:「剛剛我講的話,並不表示我真的指責你什麼。」
妹妹照例搖搖頭,說他其實沒放在心上。我說:「也許照慣例,你會覺得你真的不在意,但我知道那是個有些指責的話,也許你其實傷心了,但你不希望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我要讓你了解,我剛剛說的話其實是不對的。」
「那樣指責的話,並不表示你真的作錯了什麼。那是一個姐姐很糟的習慣,暫時還改不掉的習慣。我很努力的想要改正它,但還沒有這麼快。我希望你知道,你並不是真的做錯了什麼,也沒有什麼要被指責。不是你作的不好,世界上也沒有人可以完全作得好,包括我。如果有事情沒去也沒關係,我有去一定會幫你拿。」我說。然後捏了捏妹妹發呆的臉,進房間繼續看影片。
其實我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那是個好難傳達的感受。
我終於知道,在粗淺的意念上,是存在著「有意」與「無意」 的狀態。也就是你確實會發生說出口一件傷人的事情,但你確實不是有意的。但在深刻的意念上,其實並不存在「無意」這件事情,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的。
認清這件事情,並不會讓我變得殘忍。承認自己總是如此「有意」的作出許多傷人的事情,意外的並不會讓我變得對自己與旁人充滿憤恨。
我開始了解到,我的內在有一股力量,一種以往我無法控制的力量, 在控制著我。讓我在彈指間、即使仍放鬆的時刻,馬上就箭拔孥張的出口指責。也許我再靜一點、再慢一點,這樣的情況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減少。我可以讓它從「無意」變「有意」。
我所痛恨的,從小被那些大人所作的「指責式的教育」,是如此完整的傳承到我身上。也許產生的原因是不同的,但那指責的手法是如此類似。我開始了解到,他們是如何從他們的生長環境得到傳承,而且有多麼的「無意」。
重要的是,妹妹,我知道那有多痛。而我希望你知道,你不是真的有作錯什麼,那些說話的人也不是真的有意。希望你能原諒並且幸福。
姐姐
「你很久都沒去了對吧?! 如果我沒去,信沒拿到沒關係吧?」我不假思索的回答。
..... 之後的對白,在我的腦中是嗡嗡嗡嗡的帶過,我不知道妹妹心裡想什麼,至少我心中只剩下嗡嗡嗡 ....
不管之後用多少和緩的語句去縫補,在一開始用指責的方式說話,是我不假思索跳出口的對白。當話一說出口,我自己也嚇了一大跳,說真的,我並沒有「真的」想要指責什麼。但我知道自己的心裡,有轉過一圈固定的情緒反應。
你很久都沒去了對吧?!
這句話有些對公平的要求,有點成見,有點壓力,然後轉化成指責的言語,如此直接。
關上正在看的影片,我覺得我有責任去面對自己曾經說過的話。關小了電視的聲音,妹妹狐疑的看著我,正好他手裡的遊戲也死了。我其實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好,實在很少作這樣的事情,讓我顯得有點兒笨拙。
看著妹妹的眼睛我說:「剛剛我講的話,並不表示我真的指責你什麼。」
妹妹照例搖搖頭,說他其實沒放在心上。我說:「也許照慣例,你會覺得你真的不在意,但我知道那是個有些指責的話,也許你其實傷心了,但你不希望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我要讓你了解,我剛剛說的話其實是不對的。」
「那樣指責的話,並不表示你真的作錯了什麼。那是一個姐姐很糟的習慣,暫時還改不掉的習慣。我很努力的想要改正它,但還沒有這麼快。我希望你知道,你並不是真的做錯了什麼,也沒有什麼要被指責。不是你作的不好,世界上也沒有人可以完全作得好,包括我。如果有事情沒去也沒關係,我有去一定會幫你拿。」我說。然後捏了捏妹妹發呆的臉,進房間繼續看影片。
其實我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那是個好難傳達的感受。
我終於知道,在粗淺的意念上,是存在著「有意」與「無意」 的狀態。也就是你確實會發生說出口一件傷人的事情,但你確實不是有意的。但在深刻的意念上,其實並不存在「無意」這件事情,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的。
認清這件事情,並不會讓我變得殘忍。承認自己總是如此「有意」的作出許多傷人的事情,意外的並不會讓我變得對自己與旁人充滿憤恨。
我開始了解到,我的內在有一股力量,一種以往我無法控制的力量, 在控制著我。讓我在彈指間、即使仍放鬆的時刻,馬上就箭拔孥張的出口指責。也許我再靜一點、再慢一點,這樣的情況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減少。我可以讓它從「無意」變「有意」。
我所痛恨的,從小被那些大人所作的「指責式的教育」,是如此完整的傳承到我身上。也許產生的原因是不同的,但那指責的手法是如此類似。我開始了解到,他們是如何從他們的生長環境得到傳承,而且有多麼的「無意」。
重要的是,妹妹,我知道那有多痛。而我希望你知道,你不是真的有作錯什麼,那些說話的人也不是真的有意。希望你能原諒並且幸福。
姐姐
2012/05/17
傑西的家 : 桃園大溪 三天兩夜靜心小旅
傑西的家 外觀
這從來都不是在計畫內的行程,但時間一到,大家總是自然就起了點出去走走的心情。成行,說快不快,說慢不慢,朋友們密集的收集著資料,而我,只負責附和就好。一直以來都很珍惜每次的出遊,你要說他是打禪,還是旅行,對我來說沒有太多的分別。很少有這樣的遊玩方式,是這麼安靜,留了空白,卻又不覺得寂寞。
去年在三芝,我們度過了很特別的兩天一夜,可惜民宿在路邊有點吵雜。這次,為了找到更大的更安靜的打坐地點, 實在是花費了不少工夫,我這個容易灰心者其實一直覺得是不可能找到的。
沒想到可以在大溪找到這麼棒的地點,傑西的家。不知道是否因為場地太棒,這次的活動延長成三天兩夜。但因為朋友們太會精算了,我覺得費用真的超省的,我們多的錢甚至還可以捐出去呢。
沒住過這麼大的,又有落地窗的房間,這次也算是大開眼界了! 本想說床單會很髒,我這人會過敏,沒想到竟然沒事兒~ 看來房間還是挺乾淨的。但我只要太亮就睡不著,終於知道有落地窗的房間還真是沒窗簾不成。
我這人最愛餐桌了~!最右邊的那個座位可以看到整個大客廳,是我最愛的寶座。坐在那邊發呆,不用接電話、不用趕通告、不用管進度表、不用應付白痴問題,啥事都不用管,只要跟自己在一起,讓我有種回到兒時單純的錯覺。白天太陽很大,風徐徐的吹,也不悶熱,晚上很快就涼了,也不用開電扇,這就是大自然調節溫度的力量吧。
客廳真的好大又寬敞,可以自由的滾來滾去。不過蟲子有點多,晚上關了燈才發現,原來有螢火蟲飛進來耶~! 後來這塊空地放滿了我們的蒲團,很難得我有機會打了好多支香啊~平日在家好偷懶,又不可能常常去打禪,這次的活動讓我有種有放鬆又有用功到的感覺。打坐時間一長,就可以看見自己方法用得好不好,當打得我有點無聊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方法用錯啦~
是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我們遇到了超級月亮。好圓好亮,關上燈,我們在月光下交換了三天的心得。很是浪漫。
旅途中的一大意外,就是我們竟然散步就可以走到石門水庫。小時候常常笑別人拉鍊沒拉叫做:石門水庫沒關,這水庫應該算是很有名了~ 不過這是我第一次到石門水庫,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但也很高興我來這兒不是吃活魚三吃,有時當個很簡單的過客其實不錯。
另一大意外是,我們散步經過民宿花園,民宿的老闆熱情的招呼我們,還讓我們抱到剛出生的小雞。能夠大老遠的從台北過來,這麼恰巧的抱到這隻小雞,也算是有緣。我常會想,那那些父母、兄弟、情人、夫妻、朋友、同事... 會是要有多大的糾葛跟緣份才能相遇啊。這隻在雞道的小雞,希望他能早日解脫雞道有機會修行。
雖然不像2011年這麼多愁善感,但我喜歡2012年這不黏膩的感覺。簡單、清楚,或著說,清楚的知道自己還不夠、不足,還可以再更努力更精進的處理自己的課題。 看見自己心裡遺憾著跟2011年大家相處的感受不同,可惜著應該要更熱鬧更有收穫的念頭,知道自己是這麼的眷戀著。但往另一個角度想,本來就不該緊抓著每次出遊都該有個 "得到"。 放下這個 "得到",比起我真的得到什麼,還要重要得多。而我也從關係看見,大家比以前都進步了。
今年一直有種 "進行中" 的感覺,本來這個5/4的活動,早該寫了,但心裡頭卻沒法停駐下來。我很想去看看前面有些什麼,再前面可以有些什麼。雖然,那裡有著極大的恐懼,但我想,也該受了。受了該受的業,面對自己,就只能這樣子的斬釘截鐵的去做了。不然就算玩個101夜,有著再多的感想感觸,都只是鏡花雪月、空留遺憾。
有想要去傑西的家辦家族聚會嗎? 我覺得蠻適合的,不過不要問我電視機怎麼開=_=,他客廳那台50吋左右的大電視機,我們三天都沒開過。
分享:傑西的家 - 適合聚會的民宿 網站
2012/05/13
重回果貿二村七號
所有的人老得老、死得死,一切都變了。
但你的眼,究竟看到了什麼?
一夜又一夜,我不斷重回果貿二村七號。
我彷彿又聽見鍋鏟有力的攪動聲,小黃在叫,鄰居的小朋友被媽媽大聲叫回去吃飯。路燈點亮了,飛蛾在燈光下撲動著。 偶而有人跑進來買米酒、醬油,我大聲的問著價錢,當起了小掌櫃。通常桌上會有饅頭、蔥油餅、稀飯當作主餐的選擇,我印象中,不記得有挨餓過,煩惱的只是究竟要不要多吃一碗綠豆稀飯拌紅糖。
如果可以,我多麼希望時光就此停滯。但內心中,又十分的渴望逃離與長大。
總以為真正的痛苦在下一秒就可以消失,只要離開現在就好了,只要離開現在的痛苦就好了。我在心中不停的叨念著「也許逃離就好了」。
那為什麼,我有一個好大的不捨的空洞,總是填不滿,填不滿,填不滿。
那個煩惱的我,同時也是不捨的我。
終究,我還是得回到果貿二村七號。
但你的眼,究竟看到了什麼?
一夜又一夜,我不斷重回果貿二村七號。
我彷彿又聽見鍋鏟有力的攪動聲,小黃在叫,鄰居的小朋友被媽媽大聲叫回去吃飯。路燈點亮了,飛蛾在燈光下撲動著。 偶而有人跑進來買米酒、醬油,我大聲的問著價錢,當起了小掌櫃。通常桌上會有饅頭、蔥油餅、稀飯當作主餐的選擇,我印象中,不記得有挨餓過,煩惱的只是究竟要不要多吃一碗綠豆稀飯拌紅糖。
如果可以,我多麼希望時光就此停滯。但內心中,又十分的渴望逃離與長大。
總以為真正的痛苦在下一秒就可以消失,只要離開現在就好了,只要離開現在的痛苦就好了。我在心中不停的叨念著「也許逃離就好了」。
那為什麼,我有一個好大的不捨的空洞,總是填不滿,填不滿,填不滿。
那個煩惱的我,同時也是不捨的我。
終究,我還是得回到果貿二村七號。
2012/05/03
恨的發酵物
他說:若我這次退讓,他們之後就會對我予取予求。
我說:若你這次逃避,你下次還是得面對這個問題。
同樣一件事情,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前面的充滿了恨與自我保護,後者則是去面對。
我終於發現某些憂鬱症的患者,原來是被怨恨所填塞而成,並且找不到出口。
我說:若你這次逃避,你下次還是得面對這個問題。
同樣一件事情,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前面的充滿了恨與自我保護,後者則是去面對。
我終於發現某些憂鬱症的患者,原來是被怨恨所填塞而成,並且找不到出口。
2012/05/01
停下腳步
當我開始放慢腳步後,漸漸感受不到工作除了賺錢之外的意義。
每天,在陽光之下進入辦公室,總是只能在霓虹燈的迎接下步出。心中總是感嘆著「又這樣活了一天,卻什麼都還沒作。」
同事熱切的跟我說著新的提案,我卻淡淡的回應,絲毫沒有熱度。雖然,我也提出我新穎的意見,但我是溫冷的。
我知道, 我沒有壞掉,只是我不想假裝感興趣,不想演出過份激情的戲碼。
有時候我疲倦的想逃離工作,為得是不想額外作出多餘的回應,但逃離的我,卻又蹲躺在電視機前虛耗折磨。
疲倦於追逐著一項又一項的專案,卻常看著現在眼前的客戶沒受到好的對待。多麼希望大家能調整一下步伐,好好的照顧一下目前的產品,而非只是追逐追逐追逐~ 彷彿最成功的商品都在後頭,現在的差不多就好?
看著辦公室沉悶的氣氛,誰說人的靈性已死? 其實大家都隱約的感受到一股低潮,但我們誰都不願意說破。好像一開口,憂鬱就會傾洩而出。
無法為任何事情負責,我們比自己想像的還要不足。但也因為跪下了,反而正巧足以接下擔子,比起那個自以為挺直腰桿的假象更有勇氣。
我以為的停下不是停下,我以為的向前不是向前。
在還沒有看清之前,我用盡所有的勇氣去迎接我的逃避。每一刻,當我按下鬧鐘開始,起身,每一天,都得投身面對。
現代的勞工,是可憐的,比起田埂上的農夫、山裡的獵人,我們少了好多。
少了很多 - 留白。
勞工節快樂~
每天,在陽光之下進入辦公室,總是只能在霓虹燈的迎接下步出。心中總是感嘆著「又這樣活了一天,卻什麼都還沒作。」
同事熱切的跟我說著新的提案,我卻淡淡的回應,絲毫沒有熱度。雖然,我也提出我新穎的意見,但我是溫冷的。
我知道, 我沒有壞掉,只是我不想假裝感興趣,不想演出過份激情的戲碼。
有時候我疲倦的想逃離工作,為得是不想額外作出多餘的回應,但逃離的我,卻又蹲躺在電視機前虛耗折磨。
疲倦於追逐著一項又一項的專案,卻常看著現在眼前的客戶沒受到好的對待。多麼希望大家能調整一下步伐,好好的照顧一下目前的產品,而非只是追逐追逐追逐~ 彷彿最成功的商品都在後頭,現在的差不多就好?
看著辦公室沉悶的氣氛,誰說人的靈性已死? 其實大家都隱約的感受到一股低潮,但我們誰都不願意說破。好像一開口,憂鬱就會傾洩而出。
無法為任何事情負責,我們比自己想像的還要不足。但也因為跪下了,反而正巧足以接下擔子,比起那個自以為挺直腰桿的假象更有勇氣。
我以為的停下不是停下,我以為的向前不是向前。
在還沒有看清之前,我用盡所有的勇氣去迎接我的逃避。每一刻,當我按下鬧鐘開始,起身,每一天,都得投身面對。
現代的勞工,是可憐的,比起田埂上的農夫、山裡的獵人,我們少了好多。
少了很多 - 留白。
勞工節快樂~
2012/04/08
關於錢的感觸
有錢不一定會關心人,
關心人不一定要用錢;
有心,可以作到很多錢辦不到的事情,
有心,錢的價值就不同了;
錢可以做很多事,
但真正讓錢顯得萬能的,
卻是一份心。
常常在記帳、投資、計算 ...
但卻直到現在才慢慢發現,原來錢可以有其他意義。
甚至,當不緊緊抓著的時候,
才真的知道我是在用錢,不是被錢用著。
雖然我還是挺愛錢的,但突然有個小小的感觸。
關心人不一定要用錢;
有心,可以作到很多錢辦不到的事情,
有心,錢的價值就不同了;
錢可以做很多事,
但真正讓錢顯得萬能的,
卻是一份心。
常常在記帳、投資、計算 ...
但卻直到現在才慢慢發現,原來錢可以有其他意義。
甚至,當不緊緊抓著的時候,
才真的知道我是在用錢,不是被錢用著。
雖然我還是挺愛錢的,但突然有個小小的感觸。
訂閱:
文章 (Atom)
2005-2014©果貿二村七號 All Rights Reserved.